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期”如何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多数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因为血小板减少很容易出现出血现象,也有一些患者是由于严重的出血现象而就诊。如果血小板数值极低,可能造成频繁的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患者在“出血期”的治疗,无论是病人自己还是医生,都非常重视,但偶尔也会发觉病未见好转,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尤其是在出血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是一方面,护理在其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再障以出血作为主要症状,在出血期,如何对再障患者加以护理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呢?药物治疗护理急性再障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应予保护性隔离,防止出血及感染。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发热、荨麻疹等。慢性再障应用雄激素治疗时可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女性闭经及男性化,应做好解释工作。长期注射丙睾不易吸收,需深部注射,并更换注射部位。特殊护理1.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洁、湿润,避免剔牙及挖鼻,软毛牙刷刷牙。每日三餐前后、睡前用淡盐水漱口,鼻腔可涂些润滑剂保持湿润。2.保持大便通畅,肛周清洁干燥。每日便后睡前用1:5000高锰酸钾水坐浴。肛周脓肿者应定时清洁创面,必要时切开引流。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意识改变疑为脑出血,应保持安静,迅速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护理卧床休息,病室空气清新。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床单保持整洁,减少陪探视人员,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最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出血期,日常生活的有效护理对患者十分重要。即便患者病情已经稳定,也不可忽视护理的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