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汽车司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康复案例
一、患者资料 姓名:孙某 性别:男年龄:33岁籍贯:吉林白城市 电话:0436-33XXX39病症: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二、患者病史及主诉 患者以苍白、乏力、反复皮肤出血点两月之主诉于2002年7月11日住我院。 患者职业为汽车司机,长期接触汽油,于两月前出现面色苍白,头昏,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皮肤反复出现瘀点,肢体轻微外伤后出现瘀斑,日久渐消退,但反复出现,且时有鼻衄,出血量多,均填塞止血,在当地医院经查血及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转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医院检查诊断同前,给予强地松、新山地明、安雄、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及输血支持治疗,病情减轻但未愈,来我院为进一步治疗。 三、患者入院检查情况 入院体检:T37.2℃P92次/分R21次/分BP16.5/12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识清晰,中度贫血貌,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皮肤苍白,无黄染,皮肤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眼睑无浮肿,睑结合膜苍白,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好,鼻通气好,未见血性分泌物,两耳听力正常,双孔突无压疼,口唇、口腔粘膜苍白,未见出血点及血肿,咽不红,扁桃体不大。颈部未见颈静脉怒张,甲状腺水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无压疼,两肺呼吸动度一致,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未触及细震颤和心包摩擦感,心界不大,心律齐,92次/分,各办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未见异常蠕动波及肠形,腹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疼,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无压疼,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未查出病理反射,肛门生殖器未查。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HB:77.8g/LWBC:3.8×109/LPLT:8×109/L尿常规正常,粪常规见脂肪球+,肝肾功正常,乙肝五项(一),三溶血试验阴性,血糖正常。骨髓涂片检查,取材、涂片、染色良好,油脂(+),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32.5%,红系占41%,粒系增生减低,早幼粒4%,杆状核减少,形态未见异常,红系比例增高,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形态未见异常,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淋巴细胞占41%,形态无异常,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综合分析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之诊断。曾再次换部位骨髓涂片检查与上次检查结果相似,骨髓病理检查,骨髓增生极度低下,粒红两系细胞少见,未见巨核细胞,淋巴细胞易见,较多含铁血黄素颗粒可见,缺染色(++),骨髓病理检查结果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之诊断。
四、分析患者病情 结合患者病史发病两个月、血象三系细胞减少,骨髓涂片及病理检查为低增生髓象,三溶血试验为阴生,从临床及细胞形态可除外其它三系血细胞减少类疾病,最后考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之改变,病情较轻也可能与前期升血和支持治疗有关,本病患者为汽车司机,长期开大车,密切接触汽油,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亦遇到汽车司机患再障病例,为此汽车司机特别是开大车,跑长途司机与汽油接触更加密切,而汽油中含苯及酚类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常可损害造血系统,轻则粒细胞减少,重则引起造血功能衰竭,目前还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调查,故难以确定汽油对造血组织的危害,但无论怎么样说提醒相关职业者进行预防总是应该做的事。
五、定诊疗方案 患者出院后采用通讯治疗方法,以家庭病床的形式,有专门的各级医师进行管理,建立专门的家庭病床病例,患者定期汇报病情,我们组织定期会诊(称为家庭病床查房)。
六、治疗过程及结果 2002年8月19日开始时HB:77.8g/LWBC:3.8×10^9/LPLT:8×10^9/L; 2002年10月29日:HB:103g/LWBC:7.5×10^9/LPLT:44×10^9/L; 2003年1月24日HB:99g/LWBC:3.8×10^9/LPLT:104×10^9/L,血象有波动; 2004年2月13日:HB:113g/LWBC:4.1×10^9/LPLT:107×10^9/L此后血象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 随访至2007年2月10日:HB:112g/L 、WBC:4.3×109/L、PLT:158×10^9/L,本病例经过长期治疗已达康复标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