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联系
乙肝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联系!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红骨髓总容量显著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2种。再障发病原因有:化学因素;物理放射性物质因素和生物因素(病毒感染,如传染性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病因,因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该病被叫做病毒性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肝炎类型至今还没有确认,约75%由非甲非乙型肝炎引发,颇有可能为丙型肝炎,其中一些由乙型肝炎引发。乙肝患者为什么会并发血液病?
乙肝是一种慢性嗜肝性疾病,如果患者长期得不到科学有效治疗,患者其他脏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肝损伤的加剧,还可出现多种类型的血液病。乙肝引起血液病主要是因为病毒直接损害骨髓干细胞核染色体而引起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肝病多有免疫功能紊乱,有的病人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这种抗体吸附于血细胞或游离于血液中,是导致血液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二、肝脏受损时,肝脏对机体的中间代谢产物及外来毒物的解毒能力降低,使之在血液中的浓度持续增高,从而使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这个时候肝功能通常会出现异常。
三、肝炎病毒感染后在骨髓中复制,直接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引起造血功能异常。此外,也可引起骨髓微环境障碍或通过细胞免疫及生长因子,从而间接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
乙肝危害严重,并发症多,不止血液病一种。所以不可放之任之,应及时接受科学的治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