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同于西医的思维方式
这是个大题目,我不想系统地论述,只想通过一个个事例来说明,想到那说到那。一、中医把人当做一个整体
西医治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治一个局部的病,就要从整体考虑。比如:腿有病,可能不去治腿,而去治胃;而胃有病,可能重点去治肝。下面用我最近治的两个病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1)2011 6 11 某男,一到下午双腿就觉得沉重,同时伴有胃胀、大便不畅的症状。治疗用大柴胡汤加味,服四剂后,胃胀、大便不畅和腿沉均愈。
2)2011 6 23 某女 一天到晚腿木乱(就是难受,不管怎么放都不舒服),胃胀,心烦。治疗采用疏肝理气通下的药,两剂而愈。
以上两个病例都是腿不舒服,但治的都是胃和肠,并没有治腿,胃肠的病好了,腿病自然就好了。因为胃的经络通向腿,胃有病就有可能影响腿——这就是中医整体观。
3)今年四月份,遇到一个小孩老爱不自觉的频繁眨眼睛,就是西医所说的抽动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愈。
抽动症属于神经方面的病,是由于大脑某个部位频繁放电造成的。但这个病号,辩证是脾虚,用补脾的药就治好了。中医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脾虚造成清阳不能出上窍,而被浊阴所蔽,所以爱眨眼(眼属于上窍)。眼睛有病,不一定要治眼睛,也不一定要治神经。
对于itp来讲,最怕的是有出血,毫不夸张的说,不出血,人体不需要血小板!!!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8417-1-1.html 新病友看看澄爸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经常说,这个病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属于就属于调养,身体养好了,感冒感染也少了,对于这个疾病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感冒感染就掉板的。再加上平时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辅助方面的做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做检查就是为了排除别的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有原因这叫继发性,也就是说有原因的,需要治疗原发病,血小板才会上升,而不是用治疗itp的那一套 常年板低,复查很重要的,itp确诊没有金标准,一直在路上。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血小板减少只是初始疾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itp转其它疾病原因。 做检查就是为了排除别的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有原因这叫继发性,也就是说有原因的,需要治疗原发病,血小板才会上升,而不是用治疗itp的那一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