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ITP血小板减少无法治愈,医患携手ITP患者共同努力!
读完所有的故事,感慨万千。我们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对于原发性ITP患者而言,应该以出血症状和体征为衡量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不宜过分关注血小板计数。但是这些故事还是非常令人遗憾地让我们看到无论是患者、患者家属还是医生都过分关注血小板计数,以至于过度治疗或者过于谨小慎微。虽然作为一种自身免疫病,大多数慢性ITP患者目前还无法治愈,但是只要我们对于本病有正确的认识,坦然面对,处理得当,我们相信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作为对于所有患者、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建议,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考虑以下几点:①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看出血严重程度,其次看病程长短,最后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②儿童ITP患者,尤其是低龄儿童,可以依靠静脉丙种球蛋白来维持血小板在安全的水平,等待自发缓解的到来;③慢性ITP患者,治疗的选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TPO/TPO受体激动剂、免疫抑制剂、脾切除。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不愿意接受脾切除,希望尽快提高血小板计数,建议选择TPO/TPO受体激动剂;如果希望疗效持久,可以选择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如果经济条件有限又希望“治愈”,应该选择脾切除;④月经多且已经生育者,可以选择达那唑,即经济又有效(我们的数据显示,慢性ITP患者有效率大于60%);⑤关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切忌过久,地塞米松也不能够用于长期维持治疗。需要指出的是,ITP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每个个体间差异很大。其他合并症、患者从事的职业、活动强度等等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出血表现。虽然说“久病成良医”,一旦出现意外或者出血,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及时就诊,寻求专业人士的诊疗。最后,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的讲话与大家共勉:“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让我们医患携起手来,为ITP患者更加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做检查就是为了排除别的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有原因这叫继发性,也就是说有原因的,需要治疗原发病,血小板才会上升,而不是用治疗itp的那一套 常年板低,复查很重要的,itp确诊没有金标准,一直在路上。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血小板减少只是初始疾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itp转其它疾病原因。 多学习啊,慢性病靠自己懂病才能少走弯路。 有时候吧时间是最好的药了你不去管它说不定哪天惊喜就来了。过度用药不见得多好。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6537-1-1.html 这一篇帖子里面,总结了,忌口,食疗,骨穿和血常规报告怎么看,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抗核抗体知识,出血止血经验,等等。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做了骨穿确诊是ITP,那么你错了,单独一个骨穿并不能确诊,还差很多的检查。 太多人只单独做了骨穿,上面写着itp骨髓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以为确诊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