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悲凉 发表于 2020-8-14 16:45:05

轻松搞定骨髓穿刺

很多病人一听要做骨髓穿刺,就吓得不得了,紧张得寝食难安,其实骨髓穿刺是血液科、甚至是内科最常用的操作之一。下面我们就谈一谈骨髓穿刺那些事:一. 什么情况需要做骨髓穿刺呢出现下列情况,考虑不除外血液系统疾病,均需要考虑进行骨髓穿刺检查:(1)出现不明原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及成分异常:如白细胞增高或减低、血红蛋白增高或减低、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外周血中出现原始细胞等;(2)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3)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加快等;(4) 血液系统疾病化疗后的疗效观察及定期复查;(5)其他:骨髓活检、骨髓细胞表面抗原(CD)测定、造血干/祖细胞培养、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电镜检查、骨髓移植、MRD测定、细菌培养(如伤寒、副伤寒、败血症)及寄生虫学检查(如疟疾、黑热病)等。当然,对于所有有上述表现者,并不是都需要做骨穿。例如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有月经增多病史,铁蛋白降低,可以明确诊断缺铁性贫血的女性患者,可以先补铁治疗,暂缓骨髓穿刺检查。待进一步治疗反应来决定进一步诊断及治疗调整二. 什么情况不能做骨髓穿刺呢(1)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者不宜做,严重血友病患者禁做。主要还是考虑穿刺造成的出血风险较大。如为了明确疾病诊断也可做,前期需适当纠正凝血机制异常,完成穿刺后必需局部压迫止血30min以上。(2)妊娠初期和晚期妊娠的妇女做骨髓穿刺时应慎重。因为早期麻醉药物等可能对胚胎发育产生一定影响,晚期穿刺时的疼痛、紧张和特殊体位可能会增加早产的可能性,因此穿刺应慎重选择。三. 穿刺部位的选择:骨髓穿刺部位选择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骨髓腔中红髓应丰富;②穿刺部位应浅表、易定位;③应避开重要脏器。故临床上成人最为理想的穿刺部位是髂骨上棘 (包括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其他穿刺部位包括胸骨、胫骨等,当然是在特殊情况下才会采用。四.骨髓穿刺注意事项 1. 骨髓穿刺不需要空腹,可以正常进食。因为部分患者空腹低血糖水平,加上紧张,会加重穿刺不适感受,因此我们穿刺前,要求适当饮食后患者。2. 门诊患者在门诊治疗室或骨穿室即可完成,不需要住院,穿刺后不影响正常生活。3. 骨穿时一般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疼痛基本均能承受。4. 骨穿一般需要数分钟到十几分钟,操作结束后30分钟即可离开检查室,但需要局部按压30分钟并保持穿刺点局部干燥清洁2-3天即可。5. 骨穿为了抽取骨髓,具体的检查项目需根据病情按需要选择,例如: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细胞组织化学染色、骨髓活检病理检查、骨髓细胞免疫分型、染色体分析、基因检查、骨髓细胞体外培养、骨髓特殊病原学检查等。因检查项目不同,费用不同,所需的检查时间也不同(7-14天)。6.为减少局部感染,建议提前洗澡,进行局部清洁。五.检查过程:最常采用的部位在髂骨(髂后上棘),行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术者,多采取侧卧、双手抱膝。如选择穿刺胸骨,采用平卧位。骨髓穿刺过程:会有一酸胀感,此时可采取深呼吸及放松全身肌肉,以缓解紧张情绪,但切勿扭动身体或伸手碰触穿刺部位,以免造成穿刺失败。穿刺结束后,用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并压迫止血。六、骨髓穿刺的意义:骨穿是血液科的最基本诊断手法。骨穿就是为了诊断的需要用穿刺针穿入骨髓腔并抽取少量骨髓液,然后涂片进行检查,根据结果从而对疾病做出诊断或观察。骨髓检查诊断疾病的性质分为肯定性诊断、提示性诊断、符合性诊断、疑似性诊断、排除性诊断等。有些病人误以为骨髓穿刺检查抽取骨髓液会伤及元气而不愿进行检查,实际上,穿刺检查所需的骨髓液极少量,一般为0.2ml左右,而人体正常的骨髓液总量约为2600ml左右。可见骨髓穿刺检查时所需骨髓液与人体总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何况人体内每天还不断地有大量的细胞再生。骨穿没有任何危险,一般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更为重要的是骨髓穿刺是一些疾病尤其是血液病唯一诊断及排除方法,不可替代。如果病情需要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如果结果阳性需要及时治疗,如果结果阴性,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吃嘛嘛香了。七.拿到骨髓报告之后呢即时找血液专科医生诊治,如结果阳性应遵从医生意见完善其他相关检查,接受正规治疗并定期复查。如阴性,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骨髓参考范围。由于骨髓标本采集部位不同、被检者个体的差异、检验人员掌握各种细胞的程度及细胞划分标准的不同,各单位健康人骨髓中各种细胞的参考范围变化较大,尤其是巨核细胞参考范围,各单位相差很大 (包括参考范围的上限、下限及各期巨核细胞的百分比)。虽然各单位的参考范围有所不同,但符合下表者,可视为大致正常骨髓象。正常骨髓像特点
增生程度增生活跃
粒红比值2-4:1
粒细胞系统占40-60%,其中原始粒细胞<1%,早幼粒细胞<2%,中性中幼粒细胞约8%,中性晚幼粒细胞约10%,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约20%,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约12%,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1%
红细胞系统占15-2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各占10%),原始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
淋巴细胞系统占20-25%,均为成熟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偶见
单核细胞系统<4%,均为成熟单核细胞
浆细胞系统<2%,均为成熟浆细胞
巨核细胞系统在1. 5cmX3cm 的血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35 个,血小板成丛或散在易见
其他细胞如组织细胞、成骨细胞、吞噬细胞等偶见,分裂象细胞少见,不见寄生虫和异常细胞
细胞形态红细胞、血小板及各种有核细胞形态正常
西京医院血液科 高山 朱华锋 高广勋

牛莉zhuli 发表于 2020-8-23 08:37:30

感谢分享有价值的病患信息!

焦俊艳jiaojuny 发表于 2021-2-16 15:50:09

多学习啊,慢性病靠自己懂病才能少走弯路。不学习,无论你复发多少次,一次比一次盲目。一次比一次失望。生病靠自己,没有谁可以代替你去了解病。

陈晓旭chenxiaox 发表于 2021-5-19 18:48:28

常年板低,复查很重要的,itp确诊没有金标准,一直在路上。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血小板减少只是初始疾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itp转其它疾病原因。

焦俊艳jiaojuny 发表于 2021-5-21 04:13:41

有时候吧时间是最好的药了你不去管它说不定哪天惊喜就来了。过度用药不见得多好。

张凯丽zhangkai 发表于 2021-5-21 20:54:22

经常说,这个病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属于就属于调养,身体养好了,感冒感染也少了,对于这个疾病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感冒感染就掉板的。再加上平时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辅助方面的做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李乃文linaiwen 发表于 2021-5-22 01:16:41

有时候吧时间是最好的药了你不去管它说不定哪天惊喜就来了。过度用药不见得多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轻松搞定骨髓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