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激素用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我们科室进来频繁收此类患儿住院。在治疗中,不可避免的使用了激素。但我始终存在一个疑问,激素到底有没有明确的效果呢?个人一点感想是,激素对于过敏性紫癜的实际意义不大。理由是:1.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沉着于小血管壁最后导致血管损伤,而这种免疫复合物既然已经形成了,那么再使用激素难道能够使之分离吗?所以激素不能从本质上接触该病。这与肾小球肾炎的道理类似吧。2.再过敏性紫癜的病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血管损伤,那么血小板就要激活,血液就会产生高凝状态,又是会形成微血栓,加重损伤,如果再次给予激素,可能会进一步活化血小板,加重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增多,是否会导致肾炎的发生呢?目前不得而知。3.如果激素用量不当,特别是一些卫生院使用激素冲击治疗以图迅速缓解症状,这样会导致激素副作用明显,有可能出现疾病的反跳吧。以上是个人的观点,我认为,除非患儿有明确的关节肿痛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此时给予小剂量激素有可能效果很好,但千万不要将激素认为是能够完全治愈的药物。希望大家提点宝贵意见。
糖皮质激素对改善过敏性紫癜的皮肤及关节症状有显著疗效,如果皮肤病变、全身血管炎病变较重、有消化道病变时,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总疗程为2~3周。肾型者可酌情延长。
抗凝疗法:适用于肾型患者,成人:初以肝素钠每日100~200单位/kg,静滴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4周后改用华法林每日4~15mg,2周后改用维持量每日2~5mg,疗程2~3个月。 我个人认为抗凝治疗还是有必要的,不见得都要加用肝素,但双嘧达莫等还是常规给予,毕竟血管性疾病,只要血管内膜一有损伤,那血小板不可避免的就要激活,血小板会释放很多物质,导致高凝状态,及时不形成栓子,也是一种损害。这种情况与外伤的凝血不同,我认为这是一种持续的激活血小板等抗凝物质的过程,只要病因未去除,这种反应就会存在,高凝状态也会存在,只是个体差异,最终结果不同,早期抗凝我认为没有坏处,对于小血管可能有保护作用。是否减少肾炎的发生不敢肯定,但如果有效那就更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