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得了红斑狼疮好几年了,一直吃中药没什么效。
我一个同学得了红斑狼疮,好几年了,一直吃中药没什么效。她人在南通。想问下江苏有哪位老中医看红斑狼疮比较强的?10年前,小表妹才21岁,一次发烧,在村里打吊针总不见好,后脸上烧出了蝴蝶样的红斑才去大医院检查,确诊为糸统性红斑狼疮。住院花了1万多元也无大效,因为家里太穷,只好带了点药就回家了。偶然一天,有一走方朗中经过其村,家人盛情款侍,留下一方。嘱如有信心用1-2年或可冶愈。此后小表妹坚持用药2-3年,嫁人生子,病也不知不觉中好了。到如今十年了,也沒见复发。也许是特例,但组方看来也确有独到之处。现我抄来,供有缘人参考。
生地30克,牡丹皮30克,藏红花10克,升麻30克,川贝30克,釜底墨15克,矮地茶20克,牛黄3克,黄鼠狼头3个,大青皮20克,蟾皮1张,玄参30克,浮海石20克。
上药磨粉成丸,日日服用。
蟾皮
【性味功能】:味辛、性温、有毒。能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等功用。
】《本经逢原》:辛,凉,微毒。
【功用主治-蟾皮的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胀。
治痈疽,肿毒,瘰疬,肿瘤,疳积腹胀,慢性气管炎。
①《纲目拾遗》:贴大毒,能拔毒。
收毒。
②《本草求原》:贴疮瘰,艾灸。
③《浙江中药手册》:为小儿五疳惊风药,又能和小便,消腹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1~2钱。
外用:敷贴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指头红肿生毒:活蟾一只生剥皮,将皮外面向患处包好
,明日其毒一齐拔出,或发背、对口等症,毒忽收,内如又起,再贴。
切记不可将其皮里面着肉,即咬牢难揭。
凡痘疹后回毒,亦可用此治。
(《行箧检秘》) ②治痈疮:大虾蟆一个,剥全身癞皮,盖贴疮口,于
蟆皮上用针将皮刺数孔,以出毒气,自觉安静,且能爬住疮口,不令长大
。
(《灵秘丹药牋》) ③消肿退毒:干蟾皮不拘多少,研为末,金银花露
调敷。
(《药籢启秘》金蟾散) ④治肠头挺出:蟾蜍皮一片,瓶内烧熏挺处。
黄鼠狼药性
黄鼠狼
又叫地猴,鬛鼠、追风鼠
全身可入药
性味:甘、温、有小毒入肺、肾二经
主治:杀虫疗疮、温肾缩尿。治疥疮、疮溃不愈合、尿频。
分布遍及全国。
黄鼠狼(《广雅疏证》),又名:地猴(《纲目》)。体长25~40厘米,尾长13~18厘米,体重1公斤左右,雌体比雄体较小。 体形细长,四肢短,尾中等长,较为蓬松。肛门部有臭腺1对,遇敌时能放出臭气以自卫。全身毛棕黄或橙黄色,腹面毛色较淡,尤以腋下及鼠蹊部为甚,几呈淡黄灰色。鼻端周围、口角和额部为白色而搀杂棕黄色毛,眼周和两眼间为褐棕色。 尾和四肢与背色同,冬季掌面被以灰褐色毛。栖息林区的河谷、土坡、沼泽及灌丛中。 也常见于平原或村落附近,住石洞或树穴内。多夜间活动,性残暴,视觉敏锐,善游泳。
《本草纲目》;《纲目》:“按《广雅》,鼠狼也。此物健于搏鼠及离畜,又能制蛇虺。”“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黄色带亦,其气极臊奥。”“鼠狼心肝,气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杀虫。
《南海仙方》用黄鼠狼头治蝶疮,阴干瓦焙为末,入釜底墨,升麻,牛黄各三分,每服一钱,米酒调下良效
【相关选方】治淋病:黄鼠狼全身黑烧粉末,与等量之梓白皮细末混合,每次约服一匙许,开水送。 (《动植物民间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