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护腺癌与其它癌症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摄护腺癌好发在60至75岁的男性,过去西方国家发生率比台湾高出许多,近年来因为饮食西化,发生率也渐渐增加,目前每年新增约5000名新病例。在台湾“国健署”统计数据中显示,其发生率在男性癌症中排名第5位,而死亡率则是男性癌症中第7位,其重要性可知。摄护腺癌不同于其他常见癌症,其进展非常缓慢,转移之前几乎很少有症状,也因此早期发现比较困难。 摄护腺癌通常有相关症状(例如:骨头疼痛)表示已经转移,有大约1/3个案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甚至是远程转移,此时治疗的效果跟早期个案相差甚远,长期的存活率也有很大差别,因此早期发现对于摄护腺癌而言相当重要。目前对于摄护腺癌有不少的治疗选择,对早期(第一,二期)摄护腺癌来说,病灶局限于摄护腺内,病患可以接受开刀,或是局部放射线治疗,不管选择哪一种治疗方式,10年疾病特异存活率也有90%,预后良好。 而第三期个案(病灶侵犯周边组织),有较高机率合并淋巴转移,如果有机会接受手术,或是放射线治疗的话,仍有机会治愈。至于第四期个案已经是合并有远程转移(骨头与淋巴腺),因此已经无法治愈,此时只能仰赖贺尔蒙治疗压制癌细胞活性,但是通常在两年之后传统贺尔蒙治疗就会失效,一旦失效疾病就会快速进展,病患很难存活超过两年。由此可见摄护腺癌早期发现的重要性。常年板低,复查很重要的,itp确诊没有金标准,一直在路上。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血小板减少只是初始疾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itp转其它疾病原因。 免疫系统有些紊乱,注意除外其他疾病,观察血小板数目后决定是否治疗。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6537-1-1.html 这一篇帖子里面,总结了,忌口,食疗,骨穿和血常规报告怎么看,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抗核抗体知识,出血止血经验,等等。 常年板低,复查很重要的,itp确诊没有金标准,一直在路上。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血小板减少只是初始疾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itp转其它疾病原因。 多学习啊,慢性病靠自己懂病才能少走弯路。 经常说,这个病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属于就属于调养,身体养好了,感冒感染也少了,对于这个疾病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感冒感染就掉板的。再加上平时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辅助方面的做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