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之家 发表于 2019-11-28 14:42:01

ITP的护理,不该被我们忽视!

ITP的护理,不该被我们忽视!

  近年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日益增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的康复除了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外,其院内及院外的综合护理在患者的康复中也越来越体现出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病情观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这种疾病在临床上会有出血的现象发生,为此我们应该给予患者出血点以及皮肤的护理:消化道出血头晕、口渴、恶心等症状常是呕血的先兆,肠鸣音增强,腹胀常是便血的先兆,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生应严密观察记录腹胀、恶心、呕吐、排便的次数以及呕吐物、大便的颜色和性状。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尿量、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变化等,当眼底及颅内出血时,应嘱患者减少活动,尽量卧床休息。不要揉眼睛,以免引起出血,若患者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措施,积极抢救患者。消化道出血量小、无严重呕吐者,可给予冷流质饮食,出血量大的应禁食。

2、卧床休息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体力消耗,减少和避免发生损伤。特别是急性型或慢性型急性患者在发作期更应该注意休息,减少活动。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或内脏出血及合并高热的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尽量有固定陪护人员,减少其他人员的探视这样可以减少感染机会,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所以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3、饮食护理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除了在日常生活方面加强护理外。还应注意日常的饮食管理。一般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生硬,粗糙带刺的食物。特别是血小板低的患者应进食清淡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软食,进食过硬、难消化的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口腔、牙龈出血时应鼓励患者进食清淡、少渣软食,以防口腔粘膜擦伤;对继发感染的患者选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发热的的患者则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蛋白质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饮水,以补充热量和水分的消耗;若伴有贫血应选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忌用温补,应以偏凉或性平者为好,多选用蔬菜水果性凉者对止血有利。

4、心理护理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配合临床治疗及疾病的康复起着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当患者发生出血症状时,常常恐惧不安,这时应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对其病症的恐惧心理。在护理中必要的精神安慰可以使患者避免因情绪过度紧张而激发加重出血,必要时还应按照医嘱给予镇静剂。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关心体贴患者。对进行各种检查及特殊治疗时,应向其做好解释工作。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输血护理

  在临床上当患者有明显出血时,依据患者出血的原因不同,遵医嘱输入新鲜全血,浓缩血小板悬液及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等。输血前应认真核对,血小板取回后,应尽快输入;新鲜血浆采集后6h输完。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发生,如溶血反应、过敏反应等。

6、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防护,避免外伤引起出血,纠正挖鼻、挖耳的习惯,不食生硬带刺的食物,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以防出血。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如常用药物泼尼松30~60mg口服,待血小板接近正常,继续服用两周后可逐渐减量、小剂量维持。应嘱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以免引起病情复发。应注意休息及营养,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防止感染发生。慢性病患者适当运动,不要做较强的体力运动,可以适当散步,预防各种外伤。定期来院复查血常规等。

香菇小牛肉 发表于 2019-12-2 16:35:54

不管有效无效,激素都应该在2-3个月内减停,长期用激素是不应该的。

阳光美好 发表于 2019-12-4 22:47:13

多去看看别人的经验帖子好好学习吧!

13874199999 发表于 2019-12-5 07:14:16

多看看论坛别人的经验经验能让你少走弯路。

愁人的血小板 发表于 2019-12-9 13:11:00

艰难的历程,都是这样过来的!在这里看到有很多ITP知识以及病友的正能量!所以在这里告诉大家不要害怕,什么事都会过去的,主要是自己心态要好,对自己要有信心。

血小板之家 发表于 2019-12-9 23:52:0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需要看看后面对激素的治疗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指标的变化。

徐帆xufan 发表于 2021-6-8 21:35:11

经常说,这个病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属于就属于调养,身体养好了,感冒感染也少了,对于这个疾病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感冒感染就掉板的。再加上平时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辅助方面的做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长春+甲甲妈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ITP的护理,不该被我们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