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小板减少治愈案例
8岁的欢欢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因为有她的欢声笑语,一家人过得开开心心。然而,去年入冬后不久,欢欢被班上的同学传染得了病毒性感冒,治疗休息1周后回到学校。2天后,细心的妈妈在帮欢欢洗澡的时候发现她的腿上有好几处针尖大的出血点,经过了解欢欢在学校也没发生磕碰摔倒的事情,妈妈觉得事情不对,赶紧带欢欢到医院检查。检查与治疗欢欢经过验血检查血小板数量为30×109/L,被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根据欢欢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医生采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方法。皮质激素可以防止血小板在脾窦阻留,从而减少血小板破坏;还能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减轻出血;并能刺激骨髓造血。欢欢的治疗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2毫克,3周后她的血小板升到50×109/L以上,维持治疗2个月后,欢欢的血小板数量已经升至110×109/L,达到了正常水平。生活中的注意医生叮嘱欢欢的妈妈,虽然她的血小板恢复了正常,但是在平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千万不能掉以轻心——1. 活动中做好安全防护,避免跌倒和磕碰伤,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2.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半流质食物,禁食辛辣粗糙的食物。3. 保持居住房间的清洁舒适,经常通风,定期消毒,传染病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4. 预防感染,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大便通畅。5.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丰富生活,放松心情。6. 穿宽松柔软的纯棉衣裤,经常检查皮肤是否有出血点或瘀斑。欢欢的健康生活在家人细心照顾下,欢欢逐渐恢复了健康,发病6个月后,再次到医院检查,她的血小板计数已经达到200×109/L,看到孩子欢快的神情,妈妈掉下了激动的泪水。Tips: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紫癜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特征。出血可发生在患者任何部位及脏器,但以皮肤黏膜为主。出血点大小不一,多为针尖样,少数为大片淤斑,扁平,按压不褪色,患者四肢较多见。患儿可有齿龈出血与鼻衄,便血及血尿。口腔黏膜血泡常提示血小板严重减少。检查多数患儿脾脏不大或轻度肿大。70%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病例为急性型,秋冬季发病最多。患儿起病前1 -3周常有呼吸道或其他系统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部分患儿可有畏寒、寒战、发热,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或血肿,病程约数天至数月,少数可转慢性。多学习啊,慢性病靠自己懂病才能少走弯路。 经常说,这个病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属于就属于调养,身体养好了,感冒感染也少了,对于这个疾病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感冒感染就掉板的。再加上平时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辅助方面的做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对于itp来讲,最怕的是有出血,毫不夸张的说,不出血,人体不需要血小板!!! 有时候吧时间是最好的药了你不去管它说不定哪天惊喜就来了。过度用药不见得多好。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7874-1-1.html 新病友看看万哥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免疫系统有些紊乱,注意除外其他疾病,观察血小板数目后决定是否治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