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创)发表者:徐瑞荣 人已读儿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是由于自身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上将 ITP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小儿患者以急性型多见,多呈自限性; 另有 20% ~25%发展成为慢性,其临床表现缓和,但呈慢性迁延的病程。中医学从证候学角度观察本病,因其以肌衄 、鼻衄 、齿衄 、舌衄 、吐血 、便血 、尿血 、崩漏为主要表现,故归属于血证范畴。ITP 出血原因多与火或气有关。儿童 ITP的病机更与水火密切相关。《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云: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 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 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 火即化血。”火与血作为一阴一阳,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都会导致出血的发生。小儿气血未充,卫外功能不足,易受外邪入侵。加之,小儿又为纯阳之体,外感风热毒邪,易化热化火,化火动血,灼伤脉络,而致出血。此种情况往往与临床儿童的急性 ITP 发病及原有慢性 ITP 加重时的病机吻合,治宜以清热凉血、活血消瘀 。中医中药治疗:儿童ITP中药治疗的性味归经比较的药物以补虚类、清热凉血类、止血药类及补血药类为主; 补虚类中以龟板、党参、黄芪、白术、女贞子、旱莲草为多见; 清热凉血类以生地、赤芍、水牛角、丹皮等多见; 止血类重用三七及仙鹤草; 补血则多见熟地、阿胶。 归经多归肝经、心经,其次归脾经和肺经; 治则治法多以清热凉血为主,其代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 其次为健脾益气生血,其代表方剂为归脾汤。西医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输注血小板等基础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出血症状、体征、血小板计数。本院的中医中药治疗小病例:儿童四岁,患血小板减少三月余,身体免疫力下降,易感冒,双下肢有紫斑,反复出现,无其他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血常规示:PLT 84
中药:止血方 :甘草6g 紫珠草30g 牡丹皮15g 水牛角30g 地锦草15g 仙鹤草15g 赤芍15g 旱墨莲15g 虎杖20g 生地黄20g ,调药:知母,黄芪,炒麦芽,杜仲等。
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风疹及肝炎等疾病,否则易于诱发或加重病情。 可以通过规范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让病情得到缓解,减少疾病对患者身体的严重危害。 不管有效无效,激素都应该在2-3个月内减停,长期用激素是不应该的。 激素使用的疗程最好不要超过2-3个月。建议考虑TPO或艾曲波帕、美罗华等治疗。 药物能少吃就少吃,板数在50以上,并且稳定的情况下,能不吃就不吃。只要没有症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对于itp来讲,最怕的是有出血,毫不夸张的说,不出血,人体不需要血小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