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梦境 发表于 2021-5-28 10:47:26

孩子血小板减少,切记过度治疗

孩子血小板减少,切记过度治疗
  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症是血液科的常见病,因其起病突然,皮肤出血点、瘀斑、鼻腔出血、牙龈渗血等为主要表现,家长恐慌、着急,到医院就医要求医生想方设法尽快缓解孩子的病情。面对急切为孩子求治的家长,一些医师便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A,甚至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给患者用上,想尽快稳定病情、缓解病情。

  孩子家长的迫切愿望与心情可以理解,一些医生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是,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急性血小板减少症也不例外。一些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化学因素(如某些药物、苯)等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或其他破坏血小板的机制,使血小板迅速被破坏,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减少,正常止血功能遭到破坏,容易发生出血、出血不易止住。机体面对外界某些因素的打击,出现一时的免疫功能紊乱,是机体应激反应的结果。

  大多病例观察表明,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症初起时给与适当的对症处理,严密观察,4-12周后,80%的儿童能自愈,也就是说机体自身或在药物适当干预下,经过一定的时间,能够由应激状态恢复正常。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能使血小板破坏减少,血小板迅速提升,但这并不是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的结果,而是机体整个免疫系统被抑制的结果。

  当这些药的药理作用消失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并未恢复正常,仍然会出现破坏自身血小板,血小板还会降下来。环孢菌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也大致如此。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或抑制B淋巴细胞,或抑制网状内皮细胞功能,或抑制T细胞功能,大剂量的、长疗程的应用于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身上,其产生的远期影响是很难预料的。

  近几年临床观察发现,现在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症转为慢性的较前增多。这就意味着一些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将长期生活在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痛苦之中。由急性转为慢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很难说与当初的过度治疗无关系。

  从中医总体来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在发病初期单独应用中药、中成药治疗效果要比但用西医治疗效果明显。在治疗中后期则中药可以根据时间(冬季侧重温补、夏季侧重祛湿热)、患者脉象、舌苔、总体症候、对中药敏感反应来调整用中药方剂组成,治疗效果显著

江涛jiangtao 发表于 2021-6-8 11:13:53

难治性:一线二线无效,包括切脾后无效,且有症状,影响生活。症状包括,鼻血,自发性内出血……

苏芮subing 发表于 2021-6-8 11:52:33

做检查就是为了排除别的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有原因这叫继发性,也就是说有原因的,需要治疗原发病,血小板才会上升,而不是用治疗itp的那一套

伏明霞fumingxia 发表于 2021-6-8 12:39:49

临床实验招募是个好事。这是留给确实需要的病友……而不是不管需不需要,就去大肆宣传以免费,报销,补贴,无副作用,治愈率好处说事儿

袁泉yuanquan 发表于 2021-6-8 12:56:25

有出血点对于出血性疾病太正常不过了。试问一下,出血性疾病人家都有出血点或者其他出血表现,就你家啥都没有。你不害怕吗?你不琢磨吗?

张凯丽zhangkai 发表于 2021-6-8 12:59:49

免疫系统有些紊乱,注意除外其他疾病,观察血小板数目后决定是否治疗。

王菲wangfei 发表于 2021-6-8 13:30:59

经常说,这个病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属于就属于调养,身体养好了,感冒感染也少了,对于这个疾病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感冒感染就掉板的。再加上平时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辅助方面的做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血小板减少,切记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