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怎么看?过敏性紫癜患者有必要知道!
摘要:过敏性紫癜病人在就诊时,总是向医生质疑:明明是皮肤上有红点,为什么要做尿常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其实,尿常规是过敏性紫癜患者必须的检查项目,因为过敏性紫癜不仅表现在皮肤,或者是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腹痛,关节痛现象,还有一种很隐匿的症状,也就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发展为紫癜性肾炎。 一旦病情累及肾脏,病人很快就会表现出尿异常,而反应在血常规检查结果里面,多见于尿蛋白和(或)潜血阳性。 很多人都不清楚血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看什么?下面我们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以下: 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和糖,以及尿沉渣试验等。 一些疾病可以使尿色改变,例如:出现尿深黄如浓茶样,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尿混浊、尿少淋漓,多见于急性尿路感染等;尿色红呈血样,提示可能罹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尿路或肾肿瘤和泌尿系外伤等。 “+”号是阳性,“-”号是阴性 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或“++”、“+++”,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 报告单上报告验出大量白血球(WBC+++)和上皮细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尿中大量红血球(RBC+++),说明患有肾脏结石、肿瘤、急性肾炎、膀胱炎和泌尿外伤。如果尿中化验出有管型阳性,那就表示肾脏有一定损伤,常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等。 专家强调: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如果尿常规检查出现隐血(+)或尿蛋白(+)阳性结果,则预示病情累及肾脏,发展为紫癜性肾炎,需要积极系统的治疗。
有肾损的病友们、服用激素的一定要谨遵医嘱、不可自行加减激素、也不可骤然停止。尽量不要长期服用激素、副作用实在太多、一般有蛋白和潜血才会给你加上、蛋白下去的大多比潜血要快、有的吃药时间可能会稍微久一些、不过治疗对症,都会好的。 除了皮肤表现,还可累及肾脏、关节、胃肠道,出现血尿、蛋白尿、腹痛、关节痛,分别称为肾型、腹型、关节型过敏性紫癜,严重的会出现肠穿孔、肾衰。所以在发病及恢复期要定期复查尿常规,观察肾脏受累情况,直至稳定正常。 过敏性紫癜发生的根源在于患者自身免疫机能失衡紊乱,而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药物,尘螨等都是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而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过敏原”种类太多,而过敏原检查难以查清楚全部。 只有可以正常生活,正常饮食,正常生育才可以,感冒,劳累,接触过敏原,不会引起反复才能算彻底康复。 尿液检查:可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重症有肉眼血尿。 肾炎的经过愈重,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而演变为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尿蛋白>3.5g/d、低血浆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血脂升高),甚至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这些肾脏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患上或有过敏性紫癜史的患者,在秋季这个高发季节,建议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在医嘱下使用抗过敏药物来预防疾病加重或复发。 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不吃不洁瓜果及水生植物,以杜绝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机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