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扑进怀 发表于 2021-9-7 16:05:32

升血小板药物罗米司亭Nplate有效率和安全性数据

罗米司亭Nplate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是不少患者所关注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自身抗血小板抗体受损的巨核细胞生成和T细胞介导的血小板破坏等一系列过程有关。该病发病率较高,我国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年发生率为(2~5)/10万人,该疾病既可以是原发疾病,也可以由其他疾病继发产生。升血小板药物罗米司亭Nplate(romiplostim)的获批上市后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http://www.itpxuexiaoban.cn/data/attachment/forum/202109/07/075947fpdxxtjtmzhpndjj.jpg

升血小板药物罗米司亭Nplate包装图

有临床研究数据表明,罗米司亭Nplate(romiplostim)可有效降低出血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帮助患者维持血小板计数在安全范围内,据香港济民药业专家介绍,已经有不少患者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始使用该药物。

罗米司亭Nplate(romiplostim)应如何使用?

   罗米司亭Nplate用法为每周1次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1μg/kg,每周增加1μg/kg(最大剂量10μg/kg),直到血小板计数≥50×10^9/L,也有人认为从3μg/kg开始更为实用,尤其在需要快速响应的情况下,或者250μg,然后每周增加至5、7、10 μg/kg。目前研究显示总体缓解率接近60%~90%,长期缓解率为40%~60%,约10%~30%能够在停药后保持应答。最新的针对持续性ITP成人患者的系统评价与网络荟萃分析显示,从血小板反应、血小板计数、出血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综合来看,罗米司亭Nplate在短期疗效和严重不良事件之间具有最佳的平衡。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还有哪些治疗方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目标为维持血小板计数在安全水平、减少出血事件、降低血小板处于危象的时间和出血发生率,进而降低病死率。治疗ITP临床上常用的一线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抗RhD免疫球蛋白,一般用糖皮质激素较多,虽然初始反应率高但是这类药物不良反应多,耐药性高,治疗周期长,所以在临床上专家会建议缩短一线治疗时间,尽早转入二线治疗。


   二线药物主要有TRAs类、抗体类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二线治疗中近年来用的较多的是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如罗米司亭Nplate,促血小板生成素作为最重要的刺激血小板生成的细胞因子,在ITP患者中表现出含量的相对不足,所以TPO受体激动剂就变得特别适用。作为一类较新的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罗米司亭Nplate可以通过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进而促进血小板生成,起到治疗作用。比起一线治疗药物,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停药后持续缓解率高,是传统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无效后可选的治疗药物。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香港济民药业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升血小板药物罗米司亭Nplate有效率和安全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