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如水 发表于 2021-11-25 17:20:43

ITP在血液疾病中的位置,ITP病因未明

ITP在血液疾病中的位置
ITP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人体免疫机制有关。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后,产生较多抗体,破坏自身血小板,导致大量出血。
急性型的患者,好发于儿童,而慢性型好发于成年人。病因至今未明完全明确,常见的原因可能有感染或者是免疫的因素。急性型的患者出血症状重,慢性型患者的出血症状比较轻。常见的为皮肤黏膜的出血、紫癜、瘀斑等。另外,还可以形成血疱、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慢性ITP病因仍未明。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渐有进展,现认为急性ITP是由病毒感染后,体内产生与病毒(抗原)有关的抗体,而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反应,使血小板受到非特异性损伤,并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清除;或者是抗病毒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表面所致。慢性ITP的发病机制是主要由脾脏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IgG(PAIgG)先通过其Fab片段与血小板膜上的相关抗原特异性结合,暴露出Fc片段,并与巨嗜细胞的Fc受体结合,引起血小板被吞噬破坏。

50年代叫自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亦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以紫斑,鼻衄、四肢乏困,汗多、皮肤小红斑为主诉。发病儿童多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发病急,变化快,反复大,病期长,血小板指数低下或极度低下,便干而色黑或带血,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凝血时间大致正常,部分患者伴发寄生虫病,该病免疫功能差。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特别容易感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ITP在血液疾病中的位置,ITP病因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