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腿上有出血点外,没有其他症状表现该怎么办?
四岁的小雨的双腿上最近几天长了不少针尖样的出血点,小雨妈妈赶紧带她到医院血液科就诊,接诊医生就孩子最近是否感冒,是否有其他不适等对小雨妈妈进行了询问,了解到,孩子在两周前感冒了,但孩子除了腿上有出血点外,没有其他症状表现。 针对孩子的情况,做了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雨的血小板数值只有12(正常参考值范围是100-300之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正常。 医生告诉小雨妈妈,孩子患上的可能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听到这里,小雨妈妈十分焦虑不安,对于这个陌生的病名,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此,针对小雨妈妈心理的诸多疑问,详细解答如下: 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可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又以3-6岁为高发年龄。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的破坏增多。 发病前1-3周孩子常有过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或接种过疫苗。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孩子的四肢常有针尖大小的皮肤出血点,有时表现为皮肤瘀斑,常伴有鼻子出血或齿龈出血。血常规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降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正常。如果失血较多,可有贫血。 二、该病一定要做骨髓穿刺确诊么? 根据孩子的病史,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性大,做骨髓穿刺并非必要,但做的目的主要是除外其他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如果在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下,例如小于10×10^9/L,同时临床表现又极其符合该病诊断时,为了保证患儿安全,医生会采取诊断性治疗的方式先给予相应的药物,观察孩子的治疗反应,而后决定是否做骨髓穿刺进一步确诊。 骨髓穿刺有危险么? 骨髓穿刺是儿科医生的一个常规操作,医生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来进行操作,一般没有太大危险。穿刺过程中大多无明显痛苦,孩子主要会在抽吸骨髓时有一过性的刺痛。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少见的并发症有: 1、 穿刺部位局部出血、血肿; 2、 局部感染或败血症:局部穿刺点发生红、肿、热、痛,或全身感染如发热、寒战等; 3、 局部麻醉药过敏,药物毒性反应; 4、 穿刺操作失败,届时可能需要再次穿刺。 骨髓穿刺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 骨髓穿刺前不需要空腹,可以正常进食。 2、 骨髓穿刺的针眼处包敷后需要稍加用力压迫数分钟。 3、 骨髓穿刺部位1-2天内不要浸水。 三、下面的治疗怎么做?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血小板数值和出血风险性来选择进一步治疗计划。血小板如果在20×10^9/L以上,又没有出血表现,则可以观察随诊,不予药物治疗。当血小板在20×10^9/L以下时,有内脏出血的危险性,因此需要积极治疗。该病的首选治疗药物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 但孩子年龄还小,长期大量激素用药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而且,激素和丙球蛋白的对血小板数值的提升效果多为暂时性的,容易再次复发。因此,结合孩子的病情,可以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从免疫机能调理着手,从根本上改善,缓解病情。 四、这种疾病能治愈吗? 该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但病情容易反复,尤其是在感冒后血小板数常会下降。即便如此,大部分孩子在一年内血小板计数可完全恢复正常。 五、孩子生病后平时需注意哪些事情? 平时需特别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外伤,教导孩子不要抠挖鼻子等。因预防接种会诱发该病反复,故近期不主张预防接种。避免应用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在论坛里面学习一段时间,对病情了解很多,也更懂这个病!分享传播是一种美德。大家多多分享! 儿童应该少去幼儿园和室内游乐场,避免很多交叉感染机会,每天带孩子户外活动(人少地方),增强体质。 饮食当以新鲜蔬菜、水果及营养消化食物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 有时候吧时间是最好的药了你不去管它说不定哪天惊喜就来了。过度用药不见得多好。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6537-1-1.html 这一篇帖子里面,总结了,忌口,食疗,骨穿和血常规报告怎么看,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抗核抗体知识,出血止血经验,等等。 临床实验招募是个好事。这是留给确实需要的病友……而不是不管需不需要,就去大肆宣传以免费,报销,补贴,无副作用,治愈率好处说事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