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脾切除后血小板增高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肝硬化脾切除后血小板增高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发表者:高风琴[一]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是脾切除术后的必然现象,偶见于脾次全切除术或脾修补术术后。血小板计数升高一般不超过500X109/L,但也有达1000 x l09/L以上者。如果切除的是功能正常的脾脏(如外伤性脾破裂),术后血小板计数多不会持续上升,往往在1—3周内降至正常水平。文献报道,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可导致一些严重问题,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骨髓增生综合征脾切除术病例骨髓增生综合征病例术前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术后无论血小板计数上升的程度如何,均有发生血栓性并发症的危险。此种病例术后早期就应使用双嘧达莫(潘生丁)或小剂量阿司匹林广旦血栓形成,即给予肝素或华法林钠治疗。上述抗凝治疗必须在严密监护下进行,因为骨髓增生综合征病人对抗凝治疗极为敏感。 [二]血管栓塞 1.病因 开腹脾手术后血管栓塞发生率为2%—10%,腹腔镜脾手术后的发生率末见报道。血管栓塞多发生于骨髓瘤、白血病和骨髓转移肿瘤行脾切除术病例,多是骨储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增多致血栓形成的结果。
2.诊断 脾切除术后1—2周血小板计数达高峰,此时即是血管栓塞的高发期。其临床表现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各异。最常见的是脾静脉残端至肠系膜上静脉和肝门静脉栓塞,多数病人起病急骤,出现弥漫性腹痛,恶心、呕吐,血性腹泻,发热;体格检查有明显腹胀和脑膜炎体征,病情恶化甚至出现休克,腹腔穿刺可抽出浑浊血性液体。也有类似于肠梗阻表现,或不明原因的发热。其次,可发生肠系膜动脉或视网膜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为肠梗阻或失明。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再结合血小板计数检查结果不难得出血管栓塞的诊断。
3.治疗 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无关于脾切除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抗凝剂的报道。一般在血小板计数超过500Xl09/I时,才考虑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或静脉滴注肝索预防血管拴塞.但两者不可联用;血小扳计数超过1000 x109几时,首选肝素抗凝,然后改用华法林口服。发生血管栓塞的早期,可试用尿激酶或链激酶作溶栓治疗;肠系膜动脉栓塞致纹窄性肠梗阻病例.应及早手术取栓.或行坏死肠段切除术,术后继续抗凝治疗。如果血小板计数,1000 xl09/L持续数个月或数年,可考虑应用马利兰或132P治疗
多去浏览疾病常识板块吧!那里有很多好的内容值得看。 多去浏览疾病常识板块吧!那里有很多好的内容值得看。 如果血小板20以上没有出血,是可以不治疗的。 如果血小板在20-30以上没有出血,可以不治疗,谨慎观察。 临床实验招募是个好事。这是留给确实需要的病友……而不是不管需不需要,就去大肆宣传以免费,报销,补贴,无副作用,治愈率好处说事儿 常年板低,复查很重要的,itp确诊没有金标准,一直在路上。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血小板减少只是初始疾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itp转其它疾病原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