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症严重程度如何区别?该怎么治疗?
出血和血栓是血小板增多症的主要并发症和危害,直接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存质量,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成慢性发展过程,其严重程度也有区别:高危:年龄>60岁或存在ET相关血栓、出血或血小板>1500×109/L中危:年龄40-60岁,无高危因素低危:年龄<40岁,无高危因素而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其目的就是减少并发症发生 ,因此,常见如下治疗方式:-ET患者应进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吸烟史的筛查,并进行相应的治疗。-除非有禁忌症,所有ET患者应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目的是使血小板数量恢复到正常。-高危组需进行减细胞治疗,治疗的一线方案为羟基脲+阿司匹林。年轻或怀孕患者选择干扰素治疗。-中低危组在临床实验中或有症状的ET患者(进行性脾大,或严重的微血管症状,阿司匹林不能改善,或血小板数量增高所致不能控制的出血)进行减细胞治疗。-具有不能控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考虑降细胞治疗。专家提醒,无论是降细胞治疗,羟基脲,干扰素,阿那格雷,单采等,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其作用多是暂时的,且多需要长期用药,用药时间越长,不良反应越多,越严重,因此,建议患者能够尽早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辨证调理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感谢分享,助人者,胸必宽广,友亦众也。 儿童应该少去幼儿园和室内游乐场,避免很多交叉感染机会,每天带孩子户外活动(人少地方),增强体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