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过敏性紫癜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中医对过敏性紫癜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的说古籍中记载的肌衄,但肌衄跟紫癜有明显的不同。肌衄又名血汗,是从毛孔出血。听说过汗血宝马,没听过汗血宝宝。笑!有的说是葡萄疫,有的说紫斑(古籍有记载说相对与白癫风的一种,也有叫紫癫),还有的说漏血(不同与女性经期崩漏),楼主本人倾向于漏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的都知道,病因分内外,即六淫七情(六淫指风、热、暑、寒、燥、火。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具体到紫癜,楼主认为,西医讲的过敏就属于六淫。而紫癜的病根则在七情(这里的七情不是单纯指情绪)。所以中医治病,如果从六淫入手,那就相当于西医脱敏。举个不是很正确的例子,水要流向大海,水源必须充足,河道顺畅,两岸植被丰富,土地滋润。旧的水流走了,新水又不断从源头补充。这个水系统就是健康的。假如河道里的水得不到补充,越来越少,两岸植被变枯,土地因干而裂,剩余的水会随裂缝流走,河道此时已经没有能力再把水输入大海。这个时候是该用水泥把河道做出来在防渗水呢还是应该去解决源头的问题?映射到我们的身体,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热妄行都会导致我们的血液离经滥行,成为我们看得见的紫癜。看下我们肚子里这点东西哪些跟血有关。首先是心脏。心主血脉。主就是主宰推动的意思。再是脾脏。脾主统血。统是控制。三是肝脏。肝主藏血。另外还得说下肾脏。肾主水,主骨。看似跟血没啥关系,细想下,血液的81---85%是水,肾水不足,血液就不能输送到身体各个角落。导致末稍血管壁干燥变脆,那么紫癜可不可以说就是因为肾水不足导致的呢?(也有可能是江河泛滥发大水,笑!)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生成血液,再由肾水运往全身。所以说紫癜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不单单是止血凉血的问题。再来看中医对紫癜的分类。1、阴虚血热,迫血外溢开出的方子是在茜草汤。2、阴虚火旺,气不摄血,血液妄行。开出的方子是清荣饮。3、时毒炽盛,伤及血络,血遇热则溢,热毒迫血妄行。方子是凉血解毒汤。吧里有位朋友说VC银翘片对紫癜有效,应该就是这种症候的病人。4、湿热流诸肌肤。方子是二妙丸加味汤。各地的中医用这几个方子的非常多。楼主这几个方子都用过,效果都不明显,有段时间确实紫癜消失了,可持续不了多久。这几个方子里都有止血的,比如紫草,鸡血腾,仙鹤草等。楼主以为凉血是可以的,止血是错误的,止血就如同发了大水去堵。关键在于凉血的同时还要让脾胃生血,让肾水充足,再去滋润干燥的血管壁。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紫癜不出了,中成药还得吃三年五年十年。鉴定传统中医的办法,望闻问切。望医生的年龄,一般都在五十岁以上,六七十岁比较保险。闻家里的味道,这些大夫基本都是在家里坐诊,中药随处可见,味儿较大,夏天尤甚。很多药材是自己采集加工的。问大夫本人对紫癜的看法,如果说的跟度娘差不多,基本可以PASS掉。真正的中医是不分科的,内脏气血充盈,万病自消。最后一个切,观察大夫以哪个为主诊断。不切脉的基本是西医的思想开中医的药。以上四点有点武断,可能会牺牲掉个别好中医。楼主一家之言,各位姑妄听之。错误在所难免,不可全盘接受,亦不可全盘否定。笑!
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凡夫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这是自然规律,但是我们依然要乐观、勇敢、努力的活下去。 对患本病的小儿应加强护理,尽量避免感染,以减少复发因素,其次,对反复发热的小儿应认真体检,观察其有无感染病灶,如鼻窦炎、扁桃腺炎、龋齿等,并进行彻底抗炎治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