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血小板低,应该怎么办?怎么治疗比较好?
体检发现血小板低,应该怎么办?怎么治疗比较好?血小板减少,就是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减少(采用血小板直接计数法时低于1010/L)的现象。通常情况下,血小板<50×109/L时,即存在皮肤、黏膜出血的危险性;<20×109/L时,有自发性出血的高度危险性;<10×109/L时则有极高度危险性。
这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既是一种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很多患者都在是偶然的体检过程中发现自己血小板低的,那么,发现血小板低后,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对血小板减少症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是必须的!
专家提醒,发现血小板减少,即便是减少程度轻微也不可小觑,应尽早查明病因,结合临床体征进行治疗。而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除了血小板减少症这个病之外,常见的有:
①骨髓病变所致:白血病、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纤维化等等。
②风湿类疾病可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
③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脾脏肿大,则血小板可能很多被阻留于脾脏,以致血循环里血小板数减少。
④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致血小板减少,如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乙肝病毒、爱滋病病毒等。
治疗建议:上述情况患者病情多较复杂,而非单一血小板减少,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当然血小板减少严重而出血者还可输血 小板防止出血。
如果是单纯血小板减少,之前用过某些药物或者在其他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现的,这就要考虑是否是由于药物导致的。
治疗建议:由于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很多,出现以上情况可阅读所使用药物的说明书,看是否有血小板减少这一副作 用,如果有发生就应该考虑,一般停药1-7天后血小板会回升。
初次出现的无明显诱因的单纯血小板减少,或长期慢性单纯血小板减少,伴有皮肤青紫的,可能就是所谓“特发性”,或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
具体原因仍不清楚,成人ITP体内多有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及成熟障碍,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 。
治疗建议:初期一般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果效果差则可考虑达那唑或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硫唑嘌呤、美罗华等,也可考虑促血小板生长素。
大剂免疫球蛋白及输注单采血小板可用于短暂提升血小板,度过危险期。
以上治疗方式虽然有很好的控制提升作用但存在疗效局限、病情反复难以治愈的特点,对此建议加入中医中药治疗,采用中 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提升血小板的同时,避免病情复发再降!
意志坚强,在精神上要去压倒疾病,而不被疾病所压倒; 本病急性型以西医治疗为主,慢性型可配合中医治疗,能提高疗效。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6537-1-1.html 这一篇帖子里面,总结了,忌口,食疗,骨穿和血常规报告怎么看,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抗核抗体知识,出血止血经验,等等。 免疫系统有些紊乱,注意除外其他疾病,观察血小板数目后决定是否治疗。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7874-1-1.html 新病友看看万哥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做检查就是为了排除别的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有原因这叫继发性,也就是说有原因的,需要治疗原发病,血小板才会上升,而不是用治疗itp的那一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