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受到伤害”开始减少,如何提升?
粒细胞缺乏症是属于其一血液系统疾病,但是在临床上却很容易被忽视以及误诊,需要与高热病人引起的粒细胞缺乏(一般为时效性)以及急性白血病所鉴别。“受到伤害”的粒细胞开始减少,如何提升治疗?首先是药物维持提升治疗①:碳酸锂可增加粒细胞的生成,但对慢性骨髓功能衰竭者无效。备注剂量:成人剂量300mg,每日3次,口服,见效后减量为200mg,每日2次,维持2~4周。毒副作用:副作用可有震颤、胃部不适、腹泻、瘙痒、水肿等,停药即可消失。相关备注:肾脏病者需要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对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者有效。长期随访血象稳定又无感染者一般不需服药。②:基因重组人粒系生长因子GM-CSF和G-CSF可诱导造血干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促进粒细胞增生、分化成熟、由骨髓释放至外周血液,并能增强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菌活性。备注剂量:根据病情选用50μg/m2皮下注射每日1次或每日100~300μg,皮下或静脉滴注。毒副作用:CSF的副作用有发热、寒战、骨关节痛等。相关备注:治疗方面需要待白细胞回升后酌情减量或停药,G-CSF对周期性粒细胞减少和严重的先天性粒细胞缺乏儿童效果较好。其次是抗感染治疗病员一旦有发热即应做血、尿和其它有关的培养,并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待证实病原体后再改用针对性的制剂。如未能证实病原体则广谱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必须给足疗程,并应注意防治二重感染,如霉菌、厌氧菌等。对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者必须给予严格的消毒隔离保护,最宜于置入空气净化的无菌室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以防交叉感染。粒细胞缺乏症者抗感染治疗常为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还包括输注浓集的粒细胞悬液曾试用于伴发严重感染者,但因受者体内迅速产生粒细胞抗体而难以奏效,现已少用。在骨髓衰竭为粒细胞缺乏的原发病因,并排除了免疫介导所致的症状严重者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最后是调养防护兼并包括中医的介入,饮食的注意,环境的注意,卫生的保持,接触人、事、物等,有效可以很好的提升数值,保持病人健康正常的生活状态,治愈标准在于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并持续2周以上。好转标准在于停止治疗后白细胞又下降,但较原来水平有上升。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粒细胞缺乏症的病人会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来提升数值,如果持续性长时间的粒细胞缺乏,会导致病人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麻烦不断!因此,对于病友们而言,需要积极接受治疗,并且在粒细胞较低的时候,做好日常防护以及个人卫生。
《圣经》亦说:“喜悦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我们即使暂时没有生病,也要时时快乐起来,即使生活里满是压力、无奈与痛苦。喜悦的心乃是忧虑的良药,越是忧虑,越要快乐起来。 减少复发的根本在于“治本”,紫癜患者可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平衡机体免疫机制,以减少复发,以及缓解长期用激素导致的不良反应。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8417-1-1.html 新病友看看澄爸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有时候吧时间是最好的药了你不去管它说不定哪天惊喜就来了。过度用药不见得多好。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7874-1-1.html 新病友看看万哥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难治性:一线二线无效,包括切脾后无效,且有症状,影响生活。症状包括,鼻血,自发性内出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