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脾大两种治疗选择:一西医切脾,二中医缩脾
部分血液系统疾病患病群体可伴有“脾大”的情况——脾脏本身少有单纯发生疾病的,常常缘于淋巴、免疫、造血、感染等问题而招致肿大或功能异常。对于脾大的情况,是切还是不切?中医又是如何缩脾?下文详解。首先,先了解下脾脏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①:脾脏居于左胁肋后腹腔之内,一般肋下是触摸不到的,同一层次从左至右有胃、胰腺与肝、胆囊等器官。脾脏跟血液淋巴密切相关,是体内最大且高效的免疫器官,是掌管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之生发中心,起着免疫监视、调控作用。②:具有滤血功能以清除异物、病菌与细胞(衰老、异常者)。③:脾脏具有储存功能,起着选择性保留与储存血小板、淋巴细胞、网织红细胞,以及血容量之调节。再者是造血功能,胎儿时期有着一定的造血作用,出生之后逐渐转移到骨髓造血。其次,哪些血液病患者需要考虑切脾呢?一方面是慢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可有巨大脾脏肿大。慢性溶血性贫血之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之类所致脾脏肿大。感染性疾病,诸如疟疾,病毒性肝炎迁延肝硬化所致脾大和/或脾亢。某些少见的脾脏本身疾病伴有不同程度肿大。另一方面是几类脾脏功能异常介导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可以考虑切脾。诸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紫癜,临床常见,脾脏一般不会肿大,只是免疫功能异常,产生了对抗自身血小板及其巨核细胞(小板之母)的抗体,招致免疫破坏增加与生成减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产生了抗红细胞抗体,进行了破坏红细胞而致溶血性贫血等。最后做一个选择:血液病患者“脾大”是西医“切”还是中医“缩”?切脾治疗是西医方面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切除脾脏可以减缓脾脏明显肿大所致的压迫症状,可以消减脾脏功能亢进,可以清除免疫介导策源地及其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因此,就算是切脾治疗没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但却解了燃眉之急,并有望获得持续缓解之可能。但比之中医缩脾,西医切脾治疗除了一定的手术风险外,“去脾”患者免疫欠缺及其易于招致感染,切脾后获得性血小板显著升高,还需要考虑副脾是否切除干净?切脾无效或反复?血小板显著减低状态下如何确保切脾安全?诸如此类问题存在,需要血液科全面系统复查评估,协同外科权衡利弊,方才实施切脾治疗。另外还有一种“脾动脉栓塞术”,通俗称之为“自家去脾”治疗,此类疗法极易复发,临床少用。不用西医切脾治疗,可进行中医缩脾治疗!针对性外敷内服缩脾法,毋庸置疑,获得了可观的效果!在血液临床上,中医缩脾治疗逐渐用于功能异常所致血细胞减少症,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脾脏异常,脾脏肿大的恶性血液肿瘤性患病群体。目前还在进一步探索不断完善此种疗法,期待更加完善直接性的治疗。有病,要靠医生来治,也有靠病人自己正确对待。 大多数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皮损表现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瘀点、瘀斑或荨麻疹样皮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退色,即为紫癜。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7874-1-1.html 新病友看看万哥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经常说,这个病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属于就属于调养,身体养好了,感冒感染也少了,对于这个疾病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感冒感染就掉板的。再加上平时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辅助方面的做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对于itp来讲,最怕的是有出血,毫不夸张的说,不出血,人体不需要血小板!!! 对于itp来讲,最怕的是有出血,毫不夸张的说,不出血,人体不需要血小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