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小板增多症有的有症状,有的却没有症状?
大多数的骨髓增殖性疾病都是“惰性”发展,也就是一个慢性进展的恶性血液病。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而对于患病群体,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在早期是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在自我鉴别方式,需要补充了解相关症候,突出中医理解。中医大夫问ET:有没有这些血小板增多的症状?对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ET)除了血常规结果明显的血小板增高,关于病人的自主感觉症状可能还会出现:一、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ET患者可有头痛,四肢末端麻木或灼痛,甚至由于血栓形成引起肢体疼痛、胸痛、腹痛、胁痛等,其痛有定处,固定拒按;二、肿块其在外可见肢体肌肤青紫肿胀,在内则形成癥积、痞块,固定不移。ET患者可因肢体血栓引起疼痛、肿胀、坏疽,也可因出血而出现皮肤青紫、瘀斑,在内则表现为脾大,甚至肝大;三、出血其色多紫暗,或夹有瘀块。ET患者主要因血小板功能缺陷,可表现为全身各部位出血,如鼻衄,咯血、呕血、便血、月经过多、皮肤出血等;四、色变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象细涩、沉弦、结代等。ET患者在望诊和脉象方面多有这些表现。以上这些表现在中医理解方是属于“血瘀”症候,除此之外,由于血瘀阻络,气血不利,失去濡养功能,患者可有疲劳、乏力、头晕等。由此可见,中医血瘀证基本能够概括ET的临床表现。也是中医治疗血小板增多症主要针对的病灶特点之一!放宽心,以平常心视之,积极治疗,是对待疾病的最佳心态。 病情好转后也要限制活动,以免过劳后导致紫癜加重或重新出现。鼓励孩子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锻炼身体,增加肌体的抵抗力,避免感冒着凉和对肾脏有毒的药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