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病友 发表于 2020-3-4 09:36:20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证:
  据了解,以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临床特征的症候群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传播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起病,多数患者伴有乏力、纳差(cha)、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绝大多患者临床测试室检查白血球不高或降低、 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尿蛋白阳性。
目前认为蜱可能是该病的传播媒介,蜱叮咬传播是可能的传播途径。

    据河南省疫控中心负责人8日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自2007年5月首次出现疫情以来,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和报告245例疑似无形体病例,死亡2例,主要集中在信阳市商城、浉河区、光山和平桥区。 据了解,该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其中6-8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40~70岁居多。近两年在山东省、湖北省等省份也先后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报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硬蜱叮咬人体而引起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是一类新发的重要人兽共患病。   此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中国疾控中心和河南省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据了解,首次疫情出现在2007年5月,疫情发生后,河南省卫生厅先后印发《医疗机构无形体病例监测方案》《无形体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无形体病例诊疗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和规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无形体病防治工作。2010年,此项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病例监测,及时发现类似疫情,并对相关诊疗、报告、采样、流行病学调查和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为进一步探明信阳蜱媒疾病的病因,2010年5月31日,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罗山县、新县、息县和光山县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工作,目前监测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由于无形体为新发传染病,各地医生对其临床表现及特点缺乏了解,为避免出现病例的误报及漏报情况,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4月、5月和6月分别派人到疫情发生的信阳开展督导,了解病例的发现及报告情况,同时要求基层严格按照病例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甘薇ganwei 发表于 2020-3-30 18:38:35

不要讳疾忌医。身体有不适,要及时看医生,有些人觉得一点小小不适没关系,有些人害怕去看医生,担心万一检查出什么严重的疾病自己会承受不住。无论大意还是恐惧都是不可取的。

徐帆xufan 发表于 2020-4-1 15:17:19

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治疗、减少四肢活动,小腿可以垫高一点、一般几天即可褪去紫癜。

王挺wangting 发表于 2021-6-9 03:35:08

多学习啊,慢性病靠自己懂病才能少走弯路。

蔡少芬caishao 发表于 2021-6-9 19:26:29

常年板低,复查很重要的,itp确诊没有金标准,一直在路上。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血小板减少只是初始疾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itp转其它疾病原因。

李木子limuzi 发表于 2021-6-9 23:18:21

做检查就是为了排除别的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有原因这叫继发性,也就是说有原因的,需要治疗原发病,血小板才会上升,而不是用治疗itp的那一套

牛莉zhuli 发表于 2021-6-10 00:25:53

有出血点对于出血性疾病太正常不过了。试问一下,出血性疾病人家都有出血点或者其他出血表现,就你家啥都没有。你不害怕吗?你不琢磨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