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病友y 发表于 2020-4-16 14:20:07

肾生血脾统血肝藏血

肾生血脾统血肝藏血1、肾主生髓化血 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不仅可上充脑髓,还可充养脊髓、骨骼等组织器官,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使骨骼健壮有力、牙齿坚固等。如《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当肾精不足,化髓减少,可导致精髓亏虚、骨失充养而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如骨质疏松、牙齿早脱等。临床可用补肾填精、益髓壮骨的方法防治骨质疏松症。 人体血液的生成,一方面是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赤为血;另一方面是肾精生髓,髓充于骨,骨中精髓为化生血液之源。故《侣山堂类辨·卷上》指出:“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  《张氏医通·虚损》亦有 “血之源头在乎肾”之说。肾精充足而精髓盈满,则血液生化有源。肾精亏虚日久可导致血虚,临床上治疗血虚亦常用补肾填精之法。2.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指脾气有统摄血液运行于脉中,不使其逸出于脉外的作用。 脾气统摄血液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脾的部分。一身之气充足,则脾气充盛;而脾气健运,生气充足,则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脾气健旺,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强健,血液则能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若脾失健运,气衰而固摄作用减退,血液失去统摄则逸出脉外而为出血。 病理上,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属一致。只是由于脾气的升举特性,及其与肌肉的密切联系,习惯把下部和皮下肌肉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衄等,称为 “脾不统血”。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一般出血时间较长,色淡质稀,多见于人体下半部,并有气虚见症,如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治以健脾摄血。 3.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1)贮藏血液肝藏血,有 “血海”之称,其意义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肝内贮藏的血液,即肝血,除濡养肝脏本身外,还输布至其形体官窍,濡养筋、爪、目等,维持其正常的功能。《素问·五藏生成》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若肝血不足,濡养功能减退,筋、爪、目等常出现异常。如血不荣筋则致肢体麻木、筋脉拘挛、肌肉颤动、手足瘛疭等;血不养目则见目涩、目花、目珠刺痛等;血不荣爪则见爪甲脆薄、干枯、易于折断等。二是为经血生成之源。女子月经来潮,与冲脉充盛、肝血充足及肝气畅达密切相关。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肝血充足、肝气畅达则肝血流注冲脉,冲脉血海充盛则月经按时来潮,故以肝血为经血之源,并将肝与冲脉并称为 “血海”。若肝血不足,常致月经量少,甚或闭经。三是化生和濡养肝气。肝内贮藏充足的血液,能够化生和濡养肝气,维护肝气充沛及冲和畅达,使之发挥正常的疏泄功能。若肝血不足,可致肝气虚弱,出现疏泄不及的病证。 (2)调节血量一般情况下,人体各部分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又随着机体活动量、情绪、外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外周血流量增加;在安静或休息时,外周血液分配量则减少。《素问·五藏生成》说:“人卧则血归于肝。”唐代王冰注解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肝调节血量的功能,以贮藏血液为前提。只有充足的血量贮备,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而肝血的外流诸经和回归肝脏,又受肝气疏泄作用的调节。 (3)防止出血肝为藏血之脏,具有收摄血液、防止出血的功能。《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说:肝,“其职主藏血而摄血”。 肝防止出血的机理有三个方面:一是肝气能收摄血液。肝气充足,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二是肝气疏泄,畅达气机,维持血液运行通畅而不出血。若肝气亢逆,疏泄太过,血随气逆,可导致出血;三是肝主凝血。肝之阴气主凝敛,肝阴充足,涵养肝阳,阴阳协调,则能发挥凝血作用而防止出血。明·章潢 《图书编》说:“肝者,凝血之本。” 肝藏血功能失职引起的出血,称 “肝不藏血”。肝不藏血的病机:一是肝气虚弱,收摄无力。如 《丹溪心法·头眩》说:“吐衄漏崩,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二是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三是肝阴不足,不能凝敛血液于肝脏,反而虚火内扰,引起出血。肝不藏血可见吐、衄、咯血,或月经先期、崩漏等出血征象。三种情形可从出血的多寡、血出之势及兼症等方面对其病机和证候加以鉴别。其中气虚者宜补肝气,兼补脾气;火旺者宜清肝火、降肝气;阴虚者宜滋阴制阳。 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是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肝内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涵养肝气,维持肝气的冲和调达,以保证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血液藏于肝中,以及肝血输布外周,或下注冲任,形成月经,又需要在肝气疏泄作用调节下完成。

潘虹panhong 发表于 2020-8-31 17:23:03

感谢分享有价值的病患信息!

殷桃yintao 发表于 2021-6-9 06:29:20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8417-1-1.html 新病友看看澄爸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陈红chenhong 发表于 2021-6-9 14:35:44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8417-1-1.html 新病友看看澄爸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苏芮subing 发表于 2021-6-9 21:46:06

有出血点对于出血性疾病太正常不过了。试问一下,出血性疾病人家都有出血点或者其他出血表现,就你家啥都没有。你不害怕吗?你不琢磨吗?

周迅zhouxun 发表于 2021-6-10 00:10:01

有时候吧时间是最好的药了你不去管它说不定哪天惊喜就来了。过度用药不见得多好。

周放zhoufang 发表于 2021-6-10 00:47:28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8417-1-1.html 新病友看看澄爸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肾生血脾统血肝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