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者 发表于 2020-4-17 11:03:50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如何?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如何? 答:本病年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9。90%见于儿童、青少年,尤其是2~8岁的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男性发病约为女性的两倍。寒冷季节发病较多。50%的患者于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及发烧等症状。皮肤紫癜、腹部、关节症状和肾脏受累为过敏性紫癜的四大临床表现。 第一,皮肤紫癜。其特点是出血性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对称分布、略高出皮面(palpable)、压之不退色(non-blanching)。多为出血点,部分可融合成片。初起时颜色鲜红,多见于四肢,尤其是双下肢伸侧,部分患者可波及臀部,很少出现在躯干尤其是面部,可伴轻微瘙痒。皮疹消退后可遗留色素沉着。除紫癜外,还可并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偶尔口腔粘膜或眼结膜也可出现紫癜。 第二,约有30%~50%的患者出现关节症状,表现为轻微疼痛到明显的红、肿、痛及活动障碍。常累及大关节,以膝、踝关节多见,呈游走性和一过性,常易误诊为“风湿病”。主要是关节周围病变,可反复发作,不遗留关节畸形。 第三,90%的儿童病例和50%的成人病例可出现腹部症状,腹痛最多见,多呈绞痛,以脐及右下腹痛明显,亦可遍及全腹,特点是腹痛虽剧烈,但腹部压痛较轻、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并不明显。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与黑便。严重的并发症如消化道大出血、肠套叠、肠梗阻和肠穿孔少见,多发生于儿童。如不伴有皮肤紫癜,常易误诊为“急腹症”。为急性期常见死因。 第四,肾脏受累。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30~60%,多见于出疹后 4~8 周内,少数为数月之后。个别见于出疹之前或出疹后 2 年。最常见的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国内报道有 1/4~1/2 病例表现为肉眼血尿。蛋白尿多属轻微,但也可发展成大量蛋白尿而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病例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可有高血压和水肿。 根据以上表现,过敏性紫癜可分为单纯皮肤型、腹型、关节型和肾型,若单纯皮肤紫癜与其他两型或两型以上合并存在时称为混合型。 另外,本病血常规提示血小板正常,甚至增多。血中IgA、IgE可升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