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
这还是春天的时候写的没发,刚有病友问起这个事情,我就贴出来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有消息说有一些血小板减少性病人,是因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治好幽门杆菌后,ITP也就好了,真是好消息,我赶紧给家庭医生打电话,预约了一下,也去医院做了HP的呼气检查,结果-阴性,没事。
找了一些有关资料,给大家共享。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1983年在微氧条件下从人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培养到幽门螺旋杆菌(Hp)。Hp属螺杆菌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螺形杆菌,是微需氧菌,它只在35℃~37℃生长,营养要求较高,需要血清或血液,生长时还需一定的湿度。在胃粘膜粘液层常呈鱼群样排列,传代培养后可变成杆状或球形。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多根带鞘鞭毛。
Hp感染可导致消化、血液、心血管、神经及免疫等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导致很多疾病发生。Hp可严重影响消化系统、引起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及胃癌。Hp感染也影响血液系统,几乎所有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患者的胃粘膜均可检出Hp。Hp感染导致胃粘膜上皮中的中性粒细胞与腺管中过度表达乳铁传递蛋白,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除引起上述疾病外,Hp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系密切。1998年Gasbarrini等首先提出Hp感染与ITP发病有关,18例患者中,11例有Hp感染,经抗Hp治疗后,8例的Hp消失,同时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抗血小板抗体也随之消失;而无Hp感染者与Hp未清除者的血小板计数及抗血小板抗体均无改变。研究显示Hp清除性治疗可减轻部分ITP患者的症状与体征,说明Hp感染可能是部分ITP患者发病的直接因素。
此后多位学者证实了Hp感染与ITP发病的关系及Hp根除性治疗的疗效,认为对于Hp感染的某些ITP患者,细菌清除治疗可能成为非免疫抑制疗法的一种新选择。此外,少数难治性ITP经激素治疗10年与脾切除后未缓解,在发现胃炎与Hp感染后用抗Hp治疗,结果血小板数升至正常,血小板相关Ig(PAIg)降至正常水平。
不过有研究发现Hp清除治疗对继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差。
高龄ITP者Hp感染率高,而儿童ITP者Hp感染率很低,提示对儿童ITP者不适宜常规Hp清除治疗。
总之,Hp与ITP的关系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Hp根除治疗可作为ITP的治疗方法,为难治性ITP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关于ITP患者是否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争议很大,来自意大利及日本的资料显示:ITP患者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根治后,血小板计数明显提高。而美国和西班牙的资料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不能提高血小板计数。
写的太好啦!赞!!!感谢分享出来! 相信病友们都会自愈的!在论坛里面学习一段时间,对病情了解很多,也更懂这个病! 多看看论坛里面别人分享的痊愈康复经验吧!泡在论坛几周了! 根据我的观察,这种情况,多见于过度使用西药,如超大剂量的激素(包括口服泼尼松、美卓乐和静脉使用地塞米松及甲强龙等) 不管有效无效,激素都应该在2-3个月内减停,长期用激素是不应该的。 经常说,这个病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属于就属于调养,身体养好了,感冒感染也少了,对于这个疾病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感冒感染就掉板的。再加上平时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辅助方面的做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长春+甲甲妈妈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做了骨穿确诊是ITP,那么你错了,单独一个骨穿并不能确诊,还差很多的检查。 太多人只单独做了骨穿,上面写着itp骨髓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以为确诊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