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病友:医生叫切脾,该不该切?
脾脏切除术也会运用到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上,当一线治疗效果不大的时候,一般大夫会建议病人接受切脾,该不该切?会有什么影响?切脾能治愈吗? 脾脏与血液的关系(关乎免疫) 需先了解脾脏和血液的关系,特别是和血小板的关系。脾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贮存血液,同时也是我们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 人体本身具有免疫功能的,这些免疫的主战场很多都是在脾脏。 切脾治疗的意义所在 有很多患者在免疫功能异常的情况下,脾脏中的免疫细胞就产生了抗血小板抗体,所以会出现血小板被破坏掉的情况。 意思就是得了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脾脏可能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现代的医学也有一定的证据来表明,根据放射活体的扫描。无功效和衰老的血小板从血液循环廓清以后,大约百分之三十到五十五是被脾脏扣留了。 总结:有30%-55%是在肝脏中间被廓清,骨髓以及淋巴结中间只占了3%-15%。 综上,切脾之后由于脾脏的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数量明显减少,对于血小板的攻击也大大的减轻了,这样疾病就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这也是切脾治疗运用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切脾后会减少血小板的破坏。 切脾治疗能治愈血小板减少症吗? 在无脾的状态下,我们的这些无功效和衰老的血小板就转移了阵地。变成了70%-90%的廓清是在肝脏中间,而骨髓以及其他部位也大约占到了25%。 也就是说,另有一部分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它的主要免疫部位并不在于脾脏,肝脏以及淋巴结也会继续破坏血小板,这种状态就说明了切脾治疗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并不是绝对的。 所以很多患者切脾后半年或者两年左右,血小板就会再次出现下降。甚至有的患者切脾是无效的。 临床观察对照切脾后复发的患者与没有切除脾脏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发现,没有切脾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是更容易治愈的。而切脾之后未愈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会加大了病情的治疗难度,甚至容易发展成为难治性的血小板减少症, 正如一位血小板减少病友所说:如果切脾能“彻底治愈”血小板减少症,让血小板数值永远不再反复,那么切了也值了。 对此建议广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切脾治疗的选择需要谨慎,特别是小儿患者而言。论坛里面有很多忌口知识可以多去看看! 多去浏览疾病常识板块吧!那里有很多好的内容值得看。 如果血小板在20-30以上没有出血,可以不治疗,谨慎观察。 ITP只是血液病的入门级别,靠谱的血液科医院20板值以上,无出血症状不治疗! 不应该作为病人和医生的理由来追求毒副作用大和极为昂贵的治疗方式。 经常说,这个病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属于就属于调养,身体养好了,感冒感染也少了,对于这个疾病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感冒感染就掉板的。再加上平时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辅助方面的做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