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病友y 发表于 2020-5-18 10:00:53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可导致产后出血、胎死宫内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对母婴存在潜在的危险。目前对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孕妇的处理尚有争议。对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6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及临床处理,使临床医师能恰当地评估该病的风险,实施针对性治疗,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1.资料与方法
  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孕妇中血小板计数<50×10^9/L者16例,平均年龄28岁,孕24~40周,初产妇14例,经产妇2例。其中7例进行了骨髓象检查,所有病例的凝血象均正常,仅1例有出血症状。按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将16例患者分为3组,<10×10^9/L为A组1例,(10~30)×10^9/L为B组3例,(31~50)×10^9/L为C组12例。
2.结果
2.1 发病情况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0.46%。其中12例血小板计数为(31~50)×10^9/L,3例血小板计数为(10~30)×10^9/L,1例血小板计数<10×10^9/L。
2.2 病因16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最常见为妊娠性血小板减少(GT),共11例。其余病因依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1例。A组1例为ITP,B组2例为ITP,1例为GT。
 2.3 孕期及分娩期处理方法经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其中A组的1例在孕中期开始间断口服强的松15~60mg/d,另外3例均在分娩前冲击治疗:地塞米松10mg静推,1次/d,2~5d。3例在孕期口服升血小板中成药,其余病例未进行特殊治疗。
2.4 分娩方式及麻醉方式经阴道分娩2例,其中B组1例发生阴道壁血肿;剖宫产14例,2例全身麻醉,3例局部麻醉+静脉全身麻醉,8例持续硬膜外麻醉,1例腰硬联合麻醉。9例椎管内麻醉均在C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2.5 产后出血量16例中3例发生产后出血,其中A组1例(1/1),B组1例(1/3),C组1例(1/12)。A组1例血小板计数仅为(1~2)×10^9/L,而产后出血仅630ml;B组1例因在阴道分娩后出现阴道壁血肿,产后出血800ml;C组1例因合并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产后出血800ml。16例中有9例于剖宫产术中或术后输注新鲜或冰冻血小板1U,未输注血小板的7例除因阴道壁血肿发生产后出血1例外,其余6例(c组)均未发生产后出血。
2.6 新生儿血小板计数共有10例行脐带血或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仅A组1例新生儿为重度血小板减少,其余9例新生儿血小板计数均正常。所有新生儿均存活,未发生并发症。
3.对新生儿的影响
  对于GT孕妇并未发现新生儿的血小板减少;ITP孕妇的新生儿较易出现血小板减少,因ITP母体的血小板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血小板破坏,出现血小板减少,发生颅内出血而死亡。本资料中仅A组l例ITP孕妇的新生儿发生血小板减少,所有新生儿均未发生颅内出血。因新生儿的血小板数一般在出生第2~5天下降最明显,新生儿颅内出血多发生在分娩后24~48h,所以IT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应在分娩后5d内严密观察其血小板数及出血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及处理。

徐千雅xuqianya 发表于 2020-9-11 17:24:05

感谢分享有价值的病患信息!

潘虹panhong 发表于 2021-2-14 23:27:44

多学习啊,慢性病靠自己懂病才能少走弯路。不学习,无论你复发多少次,一次比一次盲目。一次比一次失望。生病靠自己,没有谁可以代替你去了解病。

韩栋handong 发表于 2021-6-8 16:33:00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8417-1-1.html 新病友看看澄爸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潘迎紫panyingzi 发表于 2021-6-9 10:02:35

有时候吧时间是最好的药了你不去管它说不定哪天惊喜就来了。过度用药不见得多好。

倪萍niping 发表于 2021-6-9 11:17:55

经常说,这个病三分治 ,七分养,中药属于就属于调养,身体养好了,感冒感染也少了,对于这个疾病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感冒感染就掉板的。再加上平时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辅助方面的做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周迅zhouxun 发表于 2021-6-9 17:32:48

做检查就是为了排除别的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有原因这叫继发性,也就是说有原因的,需要治疗原发病,血小板才会上升,而不是用治疗itp的那一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