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声 发表于 2020-6-4 11:40:46

过敏性紫癜该如何诊断才对?

IgA 血管炎(IgA Vasculitis ,IgAV)也叫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因为历史原因被翻译为「过敏性紫癜」。现在来看,这样的翻译并不合理。因为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跟过敏无关,它的主要病理是血管壁有 IgA 沉积,属于免疫复合物沉积性小血管炎(Immune Complex–Mediated Small-Vessel Vasculitis)。所以下文我们一律用 IgA 血管炎或 IgAV 来称呼这种疾病。一,流行病学
IgAV 是儿童最常见的风湿病之一。它主要发生在晚秋、冬、春季,很少夏季发病,约 50% 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该病主要在 3 岁-15 岁间儿童发病;4-7 岁是一个高峰年龄段。儿童「年发病率」约 10 万之 10~26;但在高峰年龄段的「年发病率」可到 10 万之 70;而成人的「年发病率」约为 10 万之 5。有意思的是: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得 IgAV。男女比约为 1.2:1~1.8:1 ;其原因不明。有研究发现家族性地中海热(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FMF)跟 IgAV 相关。具体机制不明。中国台湾儿童的「年发病率」约 10 万之 12.9;尚无中国大陆的确切流行病学数据。IgAV 大多可短期自发缓解,很少数病人成为慢性 IgAV。所以尚未有确切的「患病率」数据。
二,临床特征
IgAV 常表现 4 联征:
[*]皮肤可触性紫癜
[*]关节炎/关节痛
[*]腹痛
[*]肾脏病
通常最先有皮肤改变,但也有先出现腹痛者。在儿童 IgAV 还常带来肠套叠;因此,儿童腹痛、肠套叠时应小心 IgAV 可能。IgAV 的具体临床表现可参看《过敏性紫癜诊疗里的误区知多少?》三,诊断1. 如何看待皮肤活检对 24 小时内新发皮疹做活检;取浅表真皮的小血管做病理检查;IgA 血管炎的皮肤活检为: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典型的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伴 IgA 沉积。然而,对儿童典型的 IgAV 表现者而言,皮肤活检并无必要。非典型表现的儿童、成人疑似 IgAV 时应做皮肤活检。皮肤活检有利于排查其他小血管炎疾病。比如 ANCA 相关血管炎、荨麻疹性血管炎。同时需注意:一定选择 24 小时内新发皮疹做活检。免疫荧光检测没看到 IgA 沉积也不能排除 IgAV 可能。毕竟取样是有限的。
2. 如何评估肾脏受累目前已知约 1/3 的病人 2 周左右缓解,约 1/3 是 1 个月左右缓解,只有不到 5% 的病程超 8 周。不过成人似乎更容易慢性化。IgAV 的主要慢性病变是肾脏受累。所以,IgAV 病人都应规范评估肾脏状况。肾脏评估的要素:血肌酐清除率、血尿、尿蛋白量;一般用晨尿评估尿蛋白/尿肌酐、或尿白蛋白/尿肌酐。建议如下情况之一者就应行肾脏活检:① 血肌酐清除率<80 ml/分钟/1.73 平方米;② 尿蛋白/尿肌酐>250 mg/mmol (持续 4 周);③ 尿蛋白/尿肌酐 100~250 mg/mmol(持续 3 个月);④ 尿蛋白/尿肌酐 >50 mg/mmol(持续超 6 个月)。如用尿白蛋白/尿肌酐的参考值则是:34 mg/mmol 、68 mg/mmol、 170 mg/mmol。当尿蛋白远超 250 mg/mmol 也可以不用等 4 周即行肾脏活检。规范的肾脏评估可指导我们正确治疗。四,鉴别诊断
任何的诊断都需要不断鉴别诊断。皮下或黏膜出血称为紫癜,通常按压后皮肤不褪色。目前已知导致皮肤紫癜样改变的疾病很多。比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溶血尿毒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 (如血友病)、脑膜炎球菌感染等等。不过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其他临床征象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区别。比较容易混淆的疾病有哪些呢?1. 婴儿急性出血性水肿 (acute hemorrhagic edema of infancy, AHEI)曾经认为该病叫婴儿 Henoch-Schönlein 紫癜(Infantile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但是研究发现,病理上虽然也是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但却很少看到 IgA 沉积。该病主要是 4 月龄~2 岁发病。它表现为:发热、紫癜、瘀斑和肢体炎性水肿,在 1-3 周后消退;该病很少带来腹痛、肾脏受累。但一旦出现却跟 IgAV 很相似。基于病理上没有 IgA 沉积而被分列讨论。然而,现在还不够肯定是否为真正独立的疾病。2,过敏性血管炎(Hypersensitivity vasculitis)多为药物或者感染触发,表现为发热、荨麻疹、淋巴结肿大和关节痛。该病腹痛不多见,即便有也往往不如 IgAV 疼痛剧烈。同时,过敏性血管炎也罕见肾小球肾炎。病理上过敏性血管炎也是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但没有 IgA 沉积。在临床上有时很难跟 IgAV 区分。毕竟,我们也很难找到具体的过敏原。
3,荨麻疹性血管炎 (urticarial vasculitis, UV)在 IgAV 发病之初也表现为红斑、斑疹或荨麻疹风团;往往会在 24 小时内融合并发展为典型的瘀斑、瘀点和可触性紫癜。(具体参考《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UV 为持续较久的荨麻疹风团,风团缓解后可能残留有紫癜和色素沉着过度。所以皮肤改变跟 IgAV 有相似之处。但 UV 的皮疹可以发生身体任何部位。而 IgAV 皮疹主要常见于臀部、下肢。UV 也有关节痛、腹痛、肾小球肾炎等等。病理上也是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只是血管壁没有 IgA 沉积。(具体参考《荨麻疹血管炎是怎样的疾病?》)但是儿童很少见荨麻疹性血管炎。它更常见于成年人,且女性较多。症状上,UV 的腹痛往往不剧烈;且 UV 是持续疾病,不能自发缓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过敏性紫癜该如何诊断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