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声 发表于 2020-6-4 15:26:44

秋冬季高发的儿童常见风湿病:过敏性紫癜

风湿病常常带来骨骼肌肉疼痛,通常见于年长者。但是有一个风湿病的魔爪却伸向了小朋友们,成了孩子和家长们的梦魇。这就是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过敏性紫癜(HSP)在今天叫做IgA血管炎(IgA Vasculitis ,IgAV)。因为该病的主要病理是血管壁有人血免疫球蛋白成分---IgA沉积。IgAV主要发生在晚秋、冬、春季,很少夏季发病。约50%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因此,此时恰恰是该病高发时期。它常常在3岁-15岁间儿童发病;4-7岁是一个高峰段。90%的病人在10岁内发病。儿童「年发病率」约10万之10~26;但在高峰年龄段的「年发病率」可到10万之70~270;而成人的「年发病率」约为10万之5。有意思的是: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得IgAV。男女比约为1.2:1~1.8:1 ;其原因不明。IgAV大多可短期自发缓解,很少数病人成为慢性IgAV;所以尚未有确切的「患病率」数据。一,什么时候想到IgAV?大多数病人先有皮肤症状。先有红斑、斑疹或荨麻疹风团,同时有局部皮下水肿。风团一般在24小时内融合并发展为典型的瘀斑、瘀点和可触性紫癜。皮疹通常成群出现,呈对称分布,主要位于重力/压力依赖区,如下肢。年幼儿童常见臀部受累,不能行走的儿童常见面部、躯干和上肢受累。也有些小朋友先有腹痛、关节痛,而后再有皮疹的----这并不多见。不过这种先有腹痛,后有皮疹常常导致误诊。已有不少因为腹痛剧烈而被拉入手术室做手术的报道。后来因为皮疹显现而明确为IgAV。二,IgAV可怕不?作为儿童常见风湿病,IgAV是比较良性的。已知约1/3的病人2周左右缓解,约1/3是1个月左右缓解,只有约5%的病程超8周。该病有一定比率复发,但很少慢性化。但如损伤肾脏,慢性化的风险会增加。而成人起病者往往更易有慢性肾病表现。比如,血尿、尿蛋白量增加、甚至血肌酐上升等等。对有肾脏受损的病人,通常会建议最初的几个月里,每周评估一次血尿、蛋白尿、血压;每个月评估一次血肌酐。如果情况稳定好转,可以调整每个月,3个月,甚至半年一次。三,IgAV容易跟哪些疾病误诊?儿童IgAV比较常见。但也常常跟其他病误诊。比如1,荨麻疹血管炎(urticarial vasculitis, UV):这是一个慢性病。通常平均持续3-4年,但也有持续20年以上的病例。少数病人有严重病变。2,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 EM):比IgAV要常见的多。主要是感染、药物等诱发。大多数病程2周,但却有一定比率会出现反复----多数是每年复发1~2次。3,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ityriasis lichenoides):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的表现为:多处突发红斑疹,并迅速进展形成3-15mm的炎症性丘疹和丘疱疹,其中一些继续发展为出血性或坏死性结痂。慢性苔藓样糠疹是逐渐发生,表现为大量红褐色丘疹,持续数月至数年的复发缓解性病程。慢性苔藓样糠疹虽然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生不易混淆。但对其他专科医生却可能误诊。但是,许多患者会是具有中间型或混合表现。因此有时哪怕经验丰富的皮肤科也可能跟IgAV混淆。4,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pigmented purpuric dermatosis, PPD)PPD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Gougerot-Blum病)、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Majocchi病)、湿疹样紫癜( Doucas-Kapetanakis病)等。常表现为瘀点、紫癜及皮肤色素沉着增加为特征的慢性良性皮疹。PPD最常见于双下肢,可能无症状或有瘙痒。四,总结大多数的IgAV是可以自愈的。即便寻求医生诊疗,大多数患者也仅仅需要对症治疗。比如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止痛即可。但少数肾脏受累、胃肠道症状突出的可能需要激素治疗。然而,由于该病跟很多疾病相似,常常带来误诊、误治。这给小朋友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寻求专业靠谱医生的诊疗就尤为重要了。
补充阅读(面向医生的更专深的内容)
1,《过敏性紫癜有什么特征?如何才能不误诊……》
2,《最易跟过敏性紫癜混淆的疾病(1)》
3,《易跟过敏性紫癜混淆的疾病还有?(2)》
4,《易跟过敏性紫癜混淆的疾病有哪些?(完结篇)》
5,《过敏性紫癜的诊疗误区!》
6,《过敏性紫癜该如何诊断才对?》
7,《IgA 血管炎(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才对?》8,《哪些皮肤病变易误诊为过敏性紫癜(IgA血管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冬季高发的儿童常见风湿病:过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