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声 发表于 2020-6-9 11:30:16

关于再障,你还有什么问题?

关于再障,你还有什么问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即“再障”,临床上我们常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多为后天获得性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病症。  其实,大量的临床经验和实验治疗证明,再生障碍性贫血多与患者自身免疫机能失衡紊乱有关,对于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特点及病因,治疗方面,大家都还有很多疑问,下面我们就详细给大家解释清楚。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何临床特点?  ① 全血细胞减少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自细胞减少则患者易感染,出现发热;红细胞减少而见心悸、气短、乏力、头晕;血小板减少则见出血情况。  ②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组织减少,非造血组织增多。  ③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④常用的抗贫血药治疗无效。  是哪些因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  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发病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或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部分患者显然是由于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对骨髓的毒性作用引起的,称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以药物、化学毒物苯及其衍生物、电离辐射以及病毒感染为多。  其中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中,最常见的是氯霉素(合霉素)、安乃近和保泰松等解热镇痛药与抗肿瘤药、磺胺药(如复方新诺明)以及万古霉素和伏立康唑等抗生素。  石油、汽油、油漆、塑料、染发剂中所含有的苯,易在骨髓中蓄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关系明确。农药如有机磷等亦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各种电离辐射,如x线、 射线、放射性核素达到一定剂量时均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性肝炎后期亦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且往往比较严重。  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后是怎么治疗的?效果如何?  临床治疗过程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多是以雄性激素,环孢素,ATG,ALG,骨髓移植,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治疗方式为主。  雄性激素和环孢素等对于慢性再障的病情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用药毒副作用难免;强效免疫抑制剂ATG和骨髓移植等可用于重型再障的治疗,风险与效果并存。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有目共睹,尤其是慢性再障患者,通过骨髓腔滴注治疗技术调整患者机体免疫机制,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纠正病因,再结合中医中草药扶正固本,巩固治疗效果,稳定病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再障,你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