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声 发表于 2020-6-13 15:41:40

6年再障病史,中医药治疗1年三系稳定

  一、患者资料  患者姓名:常某某   年龄:33岁                籍贯:陕西省渭南         电话:1570XXX0009  病龄:6年             在我院初诊时间:2017年6月15日                      病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患者病史及主诉  患者2011年因头晕、乏力就诊于西安交大一附院,做血常规提示三系减少,做骨髓及活检等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再障,给予环孢素、安特尔等治疗1年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余两系上升不明显,于2013年10月份患者停服环孢素和安特尔,2014年7月患者在怀孕期间复查血象,血小板较前明显下降(具体数值不详)。之后开始服用安特尔、血康胶囊,但疗效欠佳。患者通过朋友介绍,来我院进一步住院治疗。
  三、患者各项检查情况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7年6月15日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各项检查情况如下:  1、血常规结果: WBC4.20×10^9/L,Hb 98 g/ L,PLT 49 ×10^9/L.  2、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增生减低,G:E=3.50:粒系:占有核细胞69.0%,早幼粒以下均见,以分叶核细胞为主,此系部分细胞可见退行性改变,空泡变性,嗜碱细胞可见,成熟指数=1:5.8,示核右移。红系:占有核细胞2.0%,此系增生明显减低。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散在少见。骨髓小粒未见;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29.0% ,未见寄生虫及特殊细胞。意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后未好转。  3、骨髓活检:骨髓造血组织增生不均一。局部造血组织显示如下:骨髓组织增生活跃,脂肪组织大致正常。粒细胞系增生,原始幼稚粒细胞散在可见,以中晚幼粒及成熟粒细胞增生为主,各阶段粒细胞形态,分布大致正常。红细胞系增生,幼红细胞簇多见,见骨小梁间区。巨核细胞增生,比值大致正常。浆细胞散在可见,未见纤维组织增生。
  四、综合分析病情为患者制定诊疗方案  我院结合患者检查数据及病情,明确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后在其他医院经环孢素、安特尔等治疗1年余,血红蛋白恢复,但白细胞、血小板无明显上升。停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及雄激素安特尔不到一年时间,病情反复。针对此情况,制定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方案。
  五、患者治疗过程及结果  2017年6月15日:初诊血象WBC 4.20×10^9/L,Hb 98 g/ L,PLT 49 ×10^9/L;  201年9月21日:血象WBC5.57×10^9/L,Hb 113 g/ L,PLT 60 ×10^9/L。经过经治疗3个月的治疗,患者血红蛋白数值恢复正常;  2018年9月6日:血象WBC6.37×10^9/L,Hb 129 g/ L,PLT 93 ×10^9/L。经过1年3个月的治疗,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数值上升至正常,血小板数值接近正常。  2019年1月8日:血象WBC 6.16×10^9/L,Hb 144 g/ L,PLT 106 ×10^9/L,经过1年半的治疗患者三系血细胞均达到正常,目前继续巩固治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6年再障病史,中医药治疗1年三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