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认识一下纯红类型的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群体:认识一下纯红类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简称纯红再障,是指因骨髓中红系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所致的贫血。PRCA的特征性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红系前体细胞极度减少或缺如。过去PRCA曾有幼红细胞再生不良(erythroblast hypoplasia)、幼红细胞减低症(erythroblastopenia)、红细胞生成不良(red cell agenesis)、低再生性贫血(hypoplastic anemia)、增生不良性贫血(aregenerative anemia)等名称。1922年国外学者Kaznelson首先描述了PRCA并将其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中分离出来。尽管PRCA发病率低,但因其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故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PRCA可以分为遗传性及获得性两种。遗传性PRCA(Diamond-Blackfan贫血)多数在出生后一岁以内发病,三分之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75%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无效者可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性PRCA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可继发于微小病毒B19感染、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 LGLL)、其他淋巴增殖性疾病、胸腺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抗红细胞生成素抗体、使用某些损伤性药物等。PRCA还可按病程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者多见于儿童,可表现为自限性过程;慢性者多见于成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