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格桑花 发表于 2020-9-14 15:49:12

血小板为0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儿,女,3岁,主因“发现双下肢出血点2”天
现病史:患儿家属2天前发现患儿双下肢皮肤有出血点,为针尖样大小,较为散在,无关节红肿,家属未予特殊处理,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小板:4(↓↓↓)(因为手机功能有限,10的9次方不知道咋弄,故用剪箭头表示)。为进一步诊治,遂入院。患儿子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吐泻,无腹痛及鼻衄,精神尚可,饮食及睡眠尚可,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及传染病史;按时预防接种。
入院查体:T:36.5℃,神清,精神尚可,双下肢可见散在针尖样大小出血点,并可见1-2片约4mm左右的淤斑,口唇红润,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未触及明显包块,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入院辅助检查:EBV-IgM、IgG阴性;单纯疱疹病毒阴性;血型:O型(Rh阳性);电解质、肾功、心肌酶正常;复查血常规,血小板:0(↓↓↓),WBC、RBC、HGB、CRP均正常。全腹彩超未见异常;血小板抗体(+);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正常。呼吸道九连检阴性。
入院后立即给予地塞米松及丙球静点,并联系血站给予输注“血小板”;在治疗期间患儿身上及其他部位未出现出血,第二天复查血常规:血小板80↓;末梢血涂片:78↓(给予地塞米松及丙球第二天复查的);故未输注血小板;病程共7天,给予地塞米松7天,丙球2天,期间患儿未发生其他不适症状。出院后给予继续口服“强的松”,一周后复查血常规均正常。未诉不适症状,躯干等部位未见出血点。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就不一样,此患儿血小板为0,按照一般来说,全身及各个部位淤斑不仅仅是1、2片,可能会伴有其他部位出血,而且此患儿血小板抗体(+),故给予丙球封闭抗体、地塞米松冲击以达到血小板升高的疗效(个人观点)。如个别效果不佳时,有血小板输注的指征,应立即输注“血小板”,切忌存在侥幸心理。

回不到曾经 发表于 2020-9-14 15:49:23

大约1年前曾经遇到过一例,三个医院查血小板均为0(两个上级医院、本院),家属不在上级医院住院,却回我们医院治疗(我院没有血小板输注条件)。反复劝说,就是不走。
还是:丙球+地米。治愈出院。

沧桑为饮 发表于 2020-9-14 15:49:32

目前对血小板的输注标准,主要看有莫有出血或者大出血风险,不看血小板数量,以前的小于1万也不再采用。个人感觉从目前的医患关系来看,达到低于1万的值还是输血小板为好,一旦出血休克或颅内出血,吃不了兜着走,后果很严重的。

甘薇ganwei 发表于 2021-5-19 13:48:37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8417-1-1.html 新病友看看澄爸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李木子limuzi 发表于 2021-5-20 00:54:08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8417-1-1.html 新病友看看澄爸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徐千雅xuqianya 发表于 2021-5-20 02:01:41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7874-1-1.html 新病友看看万哥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吴越wuyue 发表于 2021-5-21 04:42:40

做检查就是为了排除别的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有原因这叫继发性,也就是说有原因的,需要治疗原发病,血小板才会上升,而不是用治疗itp的那一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小板为0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