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者哪些食物不能吃|饮食方案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其诱发因素很多,其中感染和过敏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在过敏因素中食物过敏最常见也尤其重要。因此对于大多数过敏性紫癜患儿来说,哪些食物不能食用、哪些食物暂时不能食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家长经常会问,我们的孩子得了过敏性紫癜,哪些食物不能食用呢?其实无论哪位医生都不好回答,因为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当然过敏的东西也不一样。那么我们依靠什么来指导患者呢?我们依靠的就是经验,我们会根据临床中哪些食物容易过敏,然后提醒患儿不能食用;哪些食物较容易过敏,则提醒患儿暂时不能食用。对于不容易过敏的食物则可以食用。但这样会花费很多很多时间。 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参考的意见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有关过敏性紫癜病儿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文献报道不尽一致。黄丽松等通过皮肤试验方法发现过敏食物中以淡水鱼、蟹为最多见,其次为豆谷类。吴素玲等、喻楠等通过吸入过筛及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发现过敏性紫癜病儿过敏原阳性者占90%,过敏食物中以鱼、牛奶、蛋类等多见。 过敏性紫癜饮食如何控制: 1.过敏性紫癜急性期: 急性期的患儿饮食一定要严格控制,一般要求只吃素食,即可以吃素菜,但不要吃海带、紫菜。水果不要吃芒果、榴莲、菠萝。一般的面条、馒头、米饭是可以吃的。如果孩子腹痛比较明显,就需要严格控制,这种情况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来执行。有一个问题需要提醒,目前有很多一些医生交代孩子只能吃白水煮面条,白水煮菜,根据我的经验,除了特殊情况外,一般不需要控制如此严格的,一般的葱姜蒜,甚至酱油醋盐都是可以使用的。但尽量不要使用味精、鸡精、十三香等调味品。 2.过敏性紫癜稳定后食物添加的方法 食物添加的方法很多,但我的原则是一般皮肤紫癜稳定一周后才开始添加更多的食物,建议先添加瘦肉,包括鸡肉,然后添加三到五天没有特殊情况,在逐渐增加牛奶、鸡蛋等。有些家长认为过敏原检查是阳性,一直不敢吃,我的经验是,如果过敏性检查过敏比较严重,可以暂时不吃的,如果不是十分研究,可以等紫癜稳定时间长一点在加用,不建议一直严格控制。过敏性人检测仅供参考。 3.过敏性紫癜稳定期的饮食方案 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讲,过敏性紫癜稳定期饮食种类逐渐增加,注意荤素搭配,适当偏素。但像海鲜、羊肉、辛辣之品、芒果、小零食等建议两年内尽量不要吃。有的家长发现偶尔给孩子吃一点,也没有发现异常,但如果一旦放开,孩子就容易出现紫癜反复了。 预防过敏注意采用三多两少的原则。 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份郑州地区过敏原调查结果,相信你看过后一定知道哪些哪些食品可以先食用,哪些最好就不要食用了。郑州地区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分布情况
吸入组阳性数(比率)食入组阳性数(比率)
粉尘螨7845(52. 3)海鱼7773(51. 8)
夏秋花粉7749(51. 7)羊肉6481(43. 2)
春季花粉7373(49. 1)牛肉5436(36. 2)
屋尘7269(48. 5)牛奶5206(34. 7)
晚春花粉6935(46. 2)虾3210(23. 1)
多价霉菌Ⅲ6409(42. 7)淡水鱼3246(21. 6)
蒿属花粉6192(41. 3)小麦面2500(16. 7)
多价霉菌Ⅰ5574(37. 2)鸡蛋2449(16. 3)
早春花粉4975(33. 2)葱2124(14. 2)
多价兽毛5064(33. 8)西红柿2184(14. 6)
多价霉菌Ⅱ4524(30. 2)芝麻1722(11. 5)
棉絮3690(24. 6)蒜1716(11. 4)
枕垫料3263(21. 7)玉米面1269(8. 5)
羽毛2601(17. 3)猪肉1137(7. 6)
法国梧桐2076(13. 8)大豆1161(7. 7)
韭菜1959(13. 1)花生1107(7. 4)
豚草花粉1705(11. 4)土豆1078(7. 2)
烟草1329(8. 9)大米1038(6. 9)
其他垫料1122(7. 5)白菜528(3. 5)
蚕丝1008(6. 7)
(摘选自中原医刊,2007年10期)
感谢分享,助人者,胸必宽广,友亦众也。在论坛里面学习一段时间,对病情了解很多,也更懂这个病! 爱的家园,有你有我祝愿所有宝宝们板板高升!在论坛里面学习一段时间,对病情了解很多,也更懂这个病! 食以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诱发消化道出血。 如果血小板20以上没有出血,是可以不治疗的。 避免外伤跌仆碰撞,以免引起出血。在这里看到有很多ITP知识以及病友的正能量!所以在这里告诉大家不要害怕,什么事都会过去的,主要是自己心态要好,对自己要有信心。 天气转凉一定要注意保暖,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不要大量喝酒等,并且要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天气转凉一定要注意保暖,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不要大量喝酒等,并且要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很多家长想着多吃好东西,孩子身体肯定棒,未想到欲速不达,孩子反而经常生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