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为饮 发表于 2021-5-9 21:21:23

检测的血小板偏低,实际不一定低

1. 血小板被“吞噬”现象的发现
一位中年男子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工作人员对其血常规标本进行检测,发现血小板偏低(126*109/L,正常值范围为125-360*109/L)。于是根据镜检规则,利用其血常规标本进行涂片、染色,行显微镜镜检。结果发现血小板并不少,但不是聚集现象,而是许多血小板分布中性粒细胞处,调节细螺旋,根据色差判断似有吞噬现象。中性粒细胞吞噬血小板?这是一个很罕见的现象。查阅其体检的其他结果,均为发现异常。

2. 寻找原因的过程
同事便联系血液科咨询是否与血液病有关。结果血液科对这样的病例也没有经验。接着便通过体检中心联系到体检者,建议第二天到检验科再次抽血复查。第二天,这位男士如约而至。根据其自述,平时体检,未有乏力、发烧等异常反应及近期注射或用药等治疗。再次抽血进行血常规的机器检测,并再次取血镜检。结果如同第一次:血小板数量处于正常参考范围低限,镜下仍似中性粒细胞吞噬血小板。遂与兄弟医院进行交流,询问是否遇到中性粒细胞吞噬血小板的病例及可能原因或机制。但最终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最后,查血文献寻找有无相关报道,发现有文章报道EDTA抗凝剂可引起血小板的聚集,但没有造成中性粒细胞吞噬血小板的研究。本病例是否EDTA抗凝剂有关呢?于是,同事再次联系到该体检者,可他说马上要去赶飞机出国,在再三做工作的情况下,才赶到我们科又一次采集常规血,这一次同时用了含EDTA抗凝剂试管和枸橼酸钠抗凝试管。检测发现,EDTA抗凝剂血检测的血小板依据偏低,而枸橼酸钠抗凝血则正常(>200*109/L);镜检结果显示,前一标本仍旧出现以前的现象,而后一标本该现象消失。

3. 结论
镜检发现的血小板被中性粒细胞吞噬现象实质上是EDTA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被中性粒细胞粘附造成的;此粘附造成仪器检测血小板时数值偏低。

王菲wangfei 发表于 2021-5-20 00:59:12

做检查就是为了排除别的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有原因这叫继发性,也就是说有原因的,需要治疗原发病,血小板才会上升,而不是用治疗itp的那一套

殷桃yintao 发表于 2021-5-20 10:47:31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做了骨穿确诊是ITP,那么你错了,单独一个骨穿并不能确诊,还差很多的检查。   太多人只单独做了骨穿,上面写着itp骨髓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以为确诊了~

周迅zhouxun 发表于 2021-5-21 08:03:00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6537-1-1.html 这一篇帖子里面,总结了,忌口,食疗,骨穿和血常规报告怎么看,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抗核抗体知识,出血止血经验,等等。

倪萍niping 发表于 2021-5-21 16:56:09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2162-1-1.html 新病友看看刀哥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黄轩huangxuan 发表于 2021-5-21 23:40:00

http://www.itpxuexiaoban.cn/thread-18417-1-1.html 新病友看看澄爸写的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

周迅zhouxun 发表于 2021-5-23 04:59:53

多学习啊,慢性病靠自己懂病才能少走弯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检测的血小板偏低,实际不一定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