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慢走 发表于 2021-7-23 11:07:02

血小板减少指南

近期发现很多家属咨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问题。其实在血液科医生看来,这个不算事,和实体肿瘤、白血病比起来,它简直就是小可爱。不过推己及人,设想如果我当初没有学医,有了孩子,孩子血小板低,出血现象明显,可能也是一样惶恐。这里转载下国内的权威杂志,中华儿科杂志发表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解读。希望能和有需要的家长一起学习。有更高要求的家属,也可以私信我看看国外的指南。谢谢

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目前国内尚无基于人口基数的ITP流行病学数据,国外报道的成人ITP年发病率为(2-10)/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发群体,育龄期女性略高于同年龄组男性。
ITP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从无症状血小板减少或皮肤粘膜出血,直至严重内脏出血甚至致命的颅内出血。老年患者发生致命性出血的风险明显高于年轻患者。除了出血,部分患者还有乏力、焦虑等表现。
ITP的发生是血小板生成减少和血小板破坏增多的共同作用结果。因此,促进血小板生成和阻止血小板过度破坏是治疗ITP的两个重要策略。
成人ITP是一种慢性疾病,且出血事件不会随病程延长而减少。国际合作ITP研究组(ICIS)开展了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了2004-2015年间诊断ITP的3360名儿童和420名成年患者。随访两年的结果发现,在诊断后的第6、12、24个月,儿童ITP患者缓解率分别为70%、71%、71%,而成年患者对应时间点的缓解率为45%、49%、56%。这意味着,30%的儿童ITP患者和50%的成人ITP患者呈疾病慢性化。
ITP患者的出血风险除了与年龄相关,还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当血小板计数<20x109/L时,患者的出血程度显著加重(x2=82.40,P<0.01)。因此,ITP患者的治疗,应至少保持目标血小板计数水平>20-30×109/L,若低于这个水平,出血风险将明显增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小板减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