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诊断
WHO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诊断概念: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疾病(MDS/MPD)是一组临床、实验室和形态学具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CMPD )重叠表现的髓系克隆性疾病。有MDS特征性病态造血现象又有CMPD具备的一系以上血细胞增多,原始细胞<20%,无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有或无脾脏肿大异质性很强的一组疾病。亦称混合性MDS/MPD综合征、MDS/MPD重叠综合征。W HO对MDS/MPD分类中包括: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和MDS/MPD不能分类等四种。1、慢性粒一单核细胞自血病(CMML )W HO提出CMML的诊断标准如下:①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1x10*9/L;②外周血与骨髓原始细胞(原粒+原单+幼单)<20%;③ 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阴性;① 一系髓系细胞有病态造血,如病态造血较轻(病态细胞占该系细胞<10%)或无,有下列情况亦可诊为CMML:⑴骨髓细胞有获得性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⑵单核细胞增多持续>3个月;⑶能排除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的其他原因。2.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aCM L)WHO提出aCML诊断标准为:①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主要为幼稚和成熟中性粒细胞,有明显病态,早幼、中幼和晚幼粒细胞之和>10%。②嗜碱粒细胞<2%。② 单核细胞<10%。③ ④外周血和骨髓原始细胞<20%。⑤骨髓象显示粒系增生有病态,红系与巨核系可有或无病态。3.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W HO诊断JMML标准为:①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1x10*9/L;②原始细胞(原粒+原单+幼单)在外周血和骨髓中<20%;③无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④有以下≥2项:⑴H bF增高;⑵外周血幼粒细胞;⑶白细胞数>10x10*9/L;⑷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可为-7;⑸体外培养髓系祖细胞对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高度敏感。4.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疾病不能分类(MDS/MPD—U)W HO提出MDS/MPD—U诊断标准为:①临床、实验室和形态学有某型MDS的特点(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外周血与骨髓原始细胞<20%。②有明显MPD特征,血小板≥600 x10*9/L伴巨核细胞增生或白细胞≥13x10*9/L,有或无明显脾肿大。③无CMPD、MDS,无近期应用细胞毒药物或生长因子等引起MDS或MPD的原因,无Ph染色体(bcr/ab1)、del(5q)、t(3;3) (q21; q26)或inv (3)(q21 q26)等染色体异常。④有MDS和MPD特征但不能归属于己知M D S、CMPD或MDS/MPD任何一类。按此诊断标准,下列几种具有MPD特征的特殊类型MDS可列入此类:有病态的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D);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MD-MFS);血小板增多的铁粒幼细胞性贫血(RAS-T)。根据病程MD-MFS可分急慢两型,急性型发病突然、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出血、无脏器肿大、常呈幼红幼粒细胞性贫血。慢性型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病缓慢,感无力、面色苍白、劳力性气喘、出血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