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怀孕期间发现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患者提问:
医生,您好,我怀孕四个多月了,今天做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为67,明显低于正常标准。请问血小板减少对胎儿有影响吗,平常该注意些什么呢?
医生回答:
血小板对毛细血管壁有营养和支持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时,毛细血管易破裂,皮肤、粘膜就会出现出血点。血小板是由骨髓产生的,在血液中的寿命大约是7-10天,主要由脾脏破坏。正常妇女血小板为(100-300)×109/L,妊娠后血小板数目、外形、功能均无明显改变。孕妇如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就是血小板减少症,一般表现为皮肤及粘膜出血,体表可见出血点,或皮下成片出血而成紫斑,刷牙时牙龈、口腔出血,或者是便血、尿血等。出血反复发生,可引起贫血。
血液病专家表示,孕妇如发现自己身上有皮下出血点或粘膜出血,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治疗。此外还应做如下措施:
①避免外伤和感染,这二者均会增加血小板的消耗。
②向医生陈述病史,遵医嘱用药,以提高血小板数量,阻断胎儿体内出血倾向,减少分娩时的出血量。
③提早入院待产,做好输血、补充血小板的准备。分娩中尽量避免产道撕裂,预防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
④分娩后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对母婴双方的病情进行观察和治疗。
⑤禁止使用损害血小板的药物和检查,如不要服用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和进行X线检查。
⑥避免母乳喂养婴儿,以免母体的抗血小板抗体和药物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伤害婴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