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众所周知,ITP的病因主要是机体免疫系统应答过度,进而引起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小儿的免疫系统不太健全,因而可能在某次感染后引起ITP发病,那么小儿ITP的特点有哪些?又应该如何诊断呢?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小天看一看: 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小儿多为急性ITP,并且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婴幼儿时期多见,春季发病数较高。此病在小儿急性型中约80~90%于6个月恢复,10~25%转为慢性。慢性病例多见于学龄儿童,病程在6个月以上,约有1/3 ̄1/2于5年内恢复。急性病例中个别可能发生严重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 [症状体症] 1.病前1~6周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等。 2.突然起病,出血严重,以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为主,常见为皮肤、口腔粘膜、牙龈及眼结膜,鼻腔及外伤部位。胃肠道、泌尿道出血少见,偶见颅内出血。 3.皮肤见针点样出血点、瘀点,少数病例轻度肝脾肿大。 [诊断依据] 1.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脾脏不增大或轻度增大。 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以下5点中应具其中两点:(1)强的松治疗有效;(2)切脾治疗有效;(3)PAIg增多;(4)PAC3增多;(5)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