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血尿等。血小板减少病因复杂,临床上极易发生误诊,延误病情危及生命,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区分病因,才能对因对症科学治疗。因此,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内科李洪强副主任医师为大家讲解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知识。
专家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6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1.寻医问药网:什么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李洪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又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成人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2.寻医问药网: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是什么?
李洪强: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一方面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破坏部位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另一方面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异常导致血小板成熟障碍,生成不足。
3.寻医问药网: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继发原因有哪些?
李洪强:很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在问诊和检查时需注意排除,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血液病、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妊娠性血小板减少、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以及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等等。
专家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高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