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减少症在血液科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相对于其他常见病,人们对血小板减少症的了解是有限的。这也就导致有些患者出现治疗效果差、有些患者生活不注意导致病情复发,还有的患者会出现过度治疗。 关于血小板减少症,每个病人都该了解这几点! 首先,认识疾病 ITP的确诊必须强调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感染史、服药史、毒物接触史、家族成员出血史或乙肝、红斑狼疮病史;查肝胆B超、肝功能、凝血功能等。 并且,血小板减少可能继发于再障、白血病、PNH或MDS等其他血液病,必要时需进行骨髓穿刺等原发病的相关检查。 血小板减少症这种疾病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大家检查的时候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家需要了解一下这种疾病的检查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全血细胞计数: 检查结果有白细胞计数异常或贫血(轻度除外),提示有严重的血液学疾病可能,如急性白血病或骨髓增生障碍。 血涂片检查: 检查目的是寻找破碎红细胞、原始细胞、其他幼稚细胞或异常细胞。检查结果有破碎细胞,则提示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其他微血管溶血性贫血的可能。 生化检查: 检查肝酶谱以排除患者有病毒性肝炎。肝酶谱(血清酶)主要是用来判断有无肝实质细胞损伤、肝内外胆汁淤积等肝胆疾病,并可以引起大多数酶指标不同程度升高,其高低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和疾病的严重性相一致。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查: 如果在初步检查和进一步检查中,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或体征,则需要检查抗核抗体。 HIV检测: 任何有危险性的患者都要行HIV的血清学检查。(有关人士建议任何初发的血小板减少患者都要做HIV的血清学检查) 骨髓检查: 如果血小板减少患者还存在其他的血液学异常,骨髓检查是必须的;如没有其他异常,则无需做骨髓检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