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病问医答:《血小板低导致月经大量出血,要切“子宫”吗?》 病问: 您好,我想咨询一个问题,多年前怀孕生子阶段发现的血小板数值低下,目前患者是36岁,还仍有血小板低下的情况,并且持续很长时间的月经周期以及月经量多!(之前刚发病一年内月经量正常)目前每次的月经后都需要输血治疗,要不然整个人就撑不住的感觉。我们这的医生推荐做子宫切除,请问还有其他的治疗办法吗? 一般情况下,月经后的血色素血小板都会低下,通常血小板都在个位数的水平,很低。 医答: 您好,根据描述,数值是很低。需要明确月经量多的病因,看是血小板数值低下引起还是本身就存在妇科方面的疾病,针对性的对症治疗下药。 目前临床上的常规治疗主要是涉及到一些支持维持,比如输注成分血小板,予以宫腔镜检查,适当用药治疗,多是大剂量的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大剂量雄性激素等。这些治疗可以保留住子宫,虽然有治疗效果,但反馈收效甚微,并且存在容易反复的缺点。 另外是手术治疗,一是手术切除子宫内膜,能够保留子宫,并且月经量会明显减少。但可能导致闭经,闭经者还有可能导致周期性腹痛,甚至,一旦子宫内膜恶变不易于早期发现,所以,一般不再推荐子宫内膜切除术;二就是手术切除子宫,也就是子宫摘取,疗效很确切,可以一次性解决出血问题,但手术风险会增加 但是,如果宫颈良好,可以选择次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宫颈,也就保留了阴道解剖的完整性,同时也降低了手术风险。解决本身血小板低下的问题多涉及到联合治疗方案,需要明确前后个体病情情况。如若是血小板减少所致的月经量过多,那么从根本上提高血小板数值并稳定,可以避免手术治疗风险,还能缓解月经量多的情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