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患者资料:姓名:李X 性别:男 年龄:29岁 患者病史:患者于1997年10月27日以面色苍白乏困无力二月之主诉住入我院,二月前由于感冒高烧,体温达40℃。用青霉素和抗病毒治疗后体温正常,2个月后疲乏无力,脸色苍白,皮肤出红点,活动后感心慌气短,当地医院检为贫血,转入湖南医大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等药物治疗随转入我院。 = 患者入我院各项检查情况 入院体检:T:36.8℃ P:次/分 R:16次/分 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重度贫血外貌;眼结膜苍白;口唇、口腔粘膜苍白,未见出血点及血肿;胸廓形状未见异常,两肺呼吸均称;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疼,脊柱无压痛,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血常规检查:HB:63g/L WBC:2.1×10^9/L PLT:23×10^9/L Ret:0.5%,尿、粪、肝、肾功、乙肝检查均未见异常; 骨穿报告:骨髓涂片比检查呈油性骨髓液,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红系增生减低,全片未见巨核细胞,非造血细胞占65%,未见骨髓小粒,骨髓涂片检查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之诊断。
治疗方案 本病属中医肾阴虚型,即按照我所治疗两个疗程后血象回升缓慢,反复呼吸道感染,考虑由热毒炽盛咽喉肿疼,且因肾水不足肾阳虚元故加用牛黄以清热解毒,加用治疗一疗程后病情平稳。 治疗结果:HB回升至100g/L WBC:5.0×10^9/L PLT:100×10^9/L,经维持治疗至2000年4月22日HB:150g/L WBC:6.3×10^9/L PLT:210×10^9/L,随访至2007年4月病情未见复发处于治疗状态。 本病例提示: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好转率高,在中医治疗过程中不只是进行治疗就了事,必须结合中医辨证施治,要依据症来调整治疗。 中医认为再障发生的原因可由于先天性禀赋不足,或由于后先性外感六淫,由于外感寒邪,肺津于涸,肾精亏耗,或由于烦劳过度,毒邪内浸均可引起“血虚”,本病例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两周后发病。西医认为可能于变态反应有关,这就是再障发病的免疫机制,按中医症候分类,可分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阴阳双虚型,本病例表现为发热,热迫阴液而盗汗,热灼阴液而口渴,热伤血络而出血,腰酸腿软为阴虚不足,且尿黄脉细舌质淡,按照中医辨证结合我们治疗再障常规给予滋阴补肾中医治疗,病情始得以缓解,最终治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