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杨仁池,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7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7年8月-10月在英国谢菲尔德皇家Hallamshire医院分子遗传研究室进修。
2000年10月至2001年10月在法国巴黎血液与血管研究所进修。
现为世界血友病联盟会员、国家新药审评咨询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止血与血栓学组成员,Haemophila杂志编委、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罕少疾病杂志编委、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委等。
目前承担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参加了973、863、攀登计划等及天津市的多项课题。
提起杨教授,相信ITP家园的大部分病友并不陌生,在经历了各类药物都无效一次次的严重出血状况后,我们往往都会选择去全国最权威的血液病医院之一天津血研所找杨教授进行最终的确诊。正因为他的权威,每天去天津血研所的血液病病友都是人满为患。
作为权威的血液病专家,为了让更多的病友早日确诊病情,以便对症治疗,杨教授几乎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除了日常的查房,杨教授还要定期坐诊,坐诊期间除了要诊治正常挂号的一些病友,还有很多有紧急情况需要加号的病友,经常忙起来都顾不上喝口水。正是由于长期如此超负荷的工作,杨教授积劳成疾,于近日被诊断出了重疾。
自ITP家园网站成立伊始,杨教授便携其两位得意门生周泽平医生周虎医生长期坐诊ITP家园网站,义务为病友们答疑。而杨教授本人也应家园网站邀请举行了多次在线答疑活动,在病友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得知杨教授身患重疾后,咱们家园的大三哥代表家园网站第一时间前去医院进行了探望,并带去了诸多病友们的衷心祝福。
对于自己的疾病,杨教授非常镇定与坦然。他甚至不顾家人强烈反对,毅然而然地表示等病情稍微稳定了,便回去继续服务于病友。我们得知杨教授的这一想法也是非常得感动。感动之余,也是非常担心杨教授的身体状况。在此,我们也呼吁各位病友,以后如果前去天津血研所找杨教授就诊,假如没有特别紧急的出血症状,建议尽量不要再去加号了,以便能稍微减轻下杨教授的工作负荷。
当然这一呼吁,也并不只针对杨教授,对于其他一些知名的专家,我们作为患者也应该多加体谅。在我们抱怨排了那么长时间的队,结果专家几分钟就给打发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换位思考下,我们的专家这一天要看上百名患者,基本都是一个接一个,根本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对于专家们来讲,多看一个病人,就意味着早一点让病人得到安抚,让病情早日得到确诊及稳定。所以作为有经验的专家,他们往往重点关注的是那些有生命危险的病友。作为已经确诊的,比较稳定的慢性病病友,如果再去花费专家们的宝贵时间去解答一些基本的疾病常识,那是毫无意义的。
杨教授在身患重疾之际,却仍心系病友。我想“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褒奖,杨教授是当之无愧的。他是我们诸多病友的救命恩人,也是我们血液病人的希望所在。相信在我们ITP家园网站8万余名病友的衷心祝福下,杨教授定能早日康复!好人一生平安!
感谢信:我是崔正熹的家长,来自山西,小孩在2周半即去年1月份得病后一直断断续续吃药,有激素、中药、增加免疫力的,血小板有时能达到十几万,有时也就六、七万个单位,一直到去年10月底找到杨大夫后,杨大夫说像我家小孩这种情况可以完全停药,不然会把小孩吃坏的,什么药也没有给开,我们一家三口了终于松了口气,可是杨大夫的话我们当时也忧郁过万一血小板掉下来怎么办,再想一下人家大医院的医生经验很丰富应该配合医生,不然什么时侯才能停这些药呀。
回家后听杨大夫的安排断续把药在11月初停药后至现在已经半年多过去了,小孩只有生病时血小板会低至7万个单位左右,正常情况下血小板也正常,只是小孩经常感冒、咳嗽、发热。
昨天我接到安徽的一个病友的电话说她家小孩的血小板从今年1月份至现在也正常了。我们是以前在北京看病时认识的,去年11年份我家小孩回来后,我给她打电话告诉她说杨大夫这里看病很好,经验也很丰富让她也试试,结果12月份她带小孩去找杨大夫看的。
我家在外地,唯一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杨大夫的联系方式,******在这里我代表我们两位家长向杨大夫及全体医护人员表示忠心的感谢!
非常感谢杨大夫!
感谢信:贵院领导您好:
我家住塘沽,8月底我的母亲因血小板减少从塘沽医院入院治疗。住院期间该医院为我母亲输入血小板和丙球,血小板数量由入院前的1万2升到17万。9月4日出院,但9月7日从当地医院再测血小板值时已降到3万。虽然我妹妹也是医务人员但对该病也不甚了解。当时我们焦急万分,最后决定由我到市里血液病医院咨询。当我赶到血液病医院时专家号已停止挂号。当时我的心情谁都能想象出是多么的着急。一个大夫告诉我如果杨主任亲自签字,我就可以挂上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找到了杨主任。当时屋里挤满了看病的人,很多病人还未看上病,而且还有30来分钟大夫就要下班了,我想杨主任肯定不会给我签字了。但大老远跑来又不甘心,硬着头皮问杨主任能不能给我签字看病。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杨主任二话不说竟为我签了字。当他为我母亲看完病历确定治疗方案后,时针已指向12:30分。也许我遇到的情况,只是杨大夫热情为病人看病的一个片段,在他身上已不足奇怪。他也是如此地对待其他的病人,但当时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没想到一个级别很高,工作又极其繁忙的大夫,有这么高尚的医德,对待病人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让我十分感动。
感谢贵院领导培养出职业道德如此高尚的大夫来,他为我妹妹这个同行及所有的医务界的医生护士树立了好的榜样,也激励着我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为企业做好服务的热忱,我们都要向杨大夫学习。
再次感谢杨仁池大夫,祝好人一生平安!
患者家属
2009年9月11日
看病经验:看病过程:我是在家发现的一直是激素治疗 副作用大 来到这杨大夫让住了一礼拜的院 把激素的药一直在减量 直到出院时也没能见到你 怕回到家不用激素再掉下来 出院时拿了些中药效果还可以 但是不稳定 出院到现在经7个月了 我想问你对于我的情况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对了我听说一中西药 美罗华,我适合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