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数值偏高很常见,如果只是轻微增高且没有任何症状,一般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异常过高且伴有头痛、疲乏等症状,要警惕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发生出血和血栓的风险非常高! 血小板数值太高是怎么形成的? 血小板数值明显偏高的现象,可考虑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特别是50~60岁的老年人。 因此,如果体检发现血小板数值偏高,一定要及时做进一步检查。 血小板增多有哪些危害? 约有20%的病人,尤其年轻患者,发病时无症状,偶尔因血小板增多及脾大进一步检查而确诊。 1/3的病人就诊时表现功能性或者血管舒缩性症状包括血管性头痛、头昏、视觉模糊、手掌及足底灼痛感,末梢麻木。 80%病人可表现有原因不明的出血及血栓形成而就诊。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鼻、齿龈出血、血尿、呼吸道出血、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有时可因手术后出血不止而被发现。偶有脑出血,引起死亡。 血栓发生率较出血少。 血液科专家强调,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病程缓慢,通过正规的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尤其是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在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减少并发症,使血小板逐步恢复正常的状态和功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