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减少为何“难治”?这几点一定要避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病情存在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现象,几经治疗效果仍是不理想,甚至产生耐药性,药物副作用使身体更差!#血小板减少#
为何血小板减少如此“难治”?
其实,在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盲目治疗、自行减停药……甚至因为这些不当的治疗方式,让病情逐渐发展为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难度更大!
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要及时纠正:
1
产生激素依赖性
血小板减少症多与患者自身免疫机能失衡紊乱有关,传统治疗(包括激素、丙球、血小板输注、免疫抑制剂等)能快速提升血小板数值,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贪图一时的效果,而忘记根本。
其实,上述治疗不能从根本上对免疫机制进行调节,效果都是暂时的,停药易反复甚至加重,而长期用药情况下,还会有副作用,比如多毛、痤疮、肥胖、骨质疏松等。
2
单纯中药治疗
害怕激素的副作用,转而采取单纯中药治疗,而中医中药大多是凉血止血、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的思路,对一部分患者有效果,并且见效缓慢,而对另一部分患者用药不对症,也会耽误或加重病情,导致很多人吃中草药几年都没有治愈。
其实,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无论是单纯的中医还是西医治疗,远期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反而是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让血小板数值能够稳定下来,不再反复下降。
3
过度依赖食补
部分食物对血小板有提升的功效,但并没有治疗的作用,只能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患者血小板数值偏低,但没有出血症状,寄希望于日常饮食,但食疗效果有限,最终病情加重,血小板数值持续降低,治疗难度增加。
4
不良生活习惯
有些患者病情稍有好转,血小板数值上升,就急于恢复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比如吸烟、喝酒、熬夜等等,这些对病情都有影响,甚至因此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因此,要注意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