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女性,18岁,未婚,学生。主因皮肤散在出血点一月余,发热三周入院。
该患以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为主要表现,伴发热。输注抗生素(具体用药剂量不详)后热退,入院时查体:T 36.5DU ,全身皮肤可见瘀斑,出血点,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稍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及。四肢关节无红肿及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多次查血常规PLT波动于4~19×10^9G/L之间,胸片未见异常。脑CT平扫尾见异常。尿便常规未见异常。ANA 核点型1:100(>1:100有意义)Sm,RNP,SSA,SSB,Scl-70,Jo-1,rRNP均阴性。ds-DNA1:32阳性。ESR 6mm/h.抗血小板抗体IgG型1:16,阳性。PT 11.7s, PA 119.4% Fib 2.41 APTT 29.7 均在正常范围内。尿沉渣正常,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肝功能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38g/l。骨髓像示:产板型血小板偶见,........支持ITP,(以上一部分为血液科的检查)
入院考虑sle,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与甲强龙500MG静点,冲击了三天,血小板上升至105*10^9G/L,一周后降至87,后来病人出院,半月之后PLT为4,又受入院治疗。如院当天给与丙种球蛋白400MG/KG,并急输血小板,并给于长春新碱1MG慢点,丙球冲击共五天,由于病人对长春新碱起反应,故后改为长春地辛。五天后PLT升至183,又出院。现在,也就是出院后的一个月,病人门诊复查血常规PLT为80.且该病人在家已自行以丙球冲击两次,每次均能升血小板至正常,三天前病人住入我科,查plt为80*10^9。我们科主任试着用了CTX,静点0。2,昨天查plt为1*10^9,又急输丙球20g.
我想说的是,该病人诊断SLE应该是没问题的,且其突出表现为血液系统损害。希望大家帮我考虑的是,对于这种比较顽固的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各位战友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没有?又是如何治疗的呢?有没有除了这些办法以外更好的办法?切脾会是其救命稻草吗?
| |
 | |  |